第384章 陈瑾:嗯,老谋子负全责!-《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第(2/3)页

    其中德尔罗伊为主,叶濡畅为辅,中美团队相互协作;最终剪辑版,由陈瑾拍板。

    这是一个在所有人看来,都非常完美的设想。

    但是……特么第一天就出问题了。

    不是中美之间交流不方便,而是出在……陈瑾身上。

    “这个镜头不错!”

    “这个也可以,留下!”

    “这个当时拍了好多遍吧?”

    “……”

    德尔罗伊·林多无奈的看了眼一旁的叶濡畅,可能只有身为剪辑师的他们,才知道有多无奈。

    他们也明白,一个新人导演选择保留好的镜头,是最正常不过的状态。

    导演都是这么过来的。

    毕竟拍的镜头,都是陈瑾认可过的可以用的素材,花费了演员很多的心血。

    有的甚至NG了很多遍才过掉。

    但是,就是这样精益求精的拍摄,最终导致了这些素材拼凑出来的一个“成片”,有足足9个多小时。

    而陈瑾要做的,就是一次次把里面感觉不需要的镜头,直接删掉。

    这是所谓的粗剪。

    粗剪主要就是筛选有效镜头,保留率大概30%-50%,按叙事逻辑进行初步拼接。

    这一步是通过删减冗余和重复的片段,来达到一个最初成片的效果。

    同时,特效师、艺术总监等等,会就这个初步的成片,做一些相应方面的纪录,什么时候特效,什么时候渲染等等,都有标记。

    这中间陈瑾也会做出相应提醒。

    但即使是这样,在陈瑾无比肉疼之中,最终他也只是删成了6小时的一个版本。

    9小时到6小时,花费了好多天时间。

    陈瑾第一次感觉,剪辑师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他也明白,为什么老美不喜欢导演当剪辑师的原因,因为很多镜头……太烧钱了。

    就这样删掉,简直是在滴血。

    尤其是陈瑾还是投资人的情况下。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导演,每天都在片场看拍摄效果,但除了监视器之外,还会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出现在视野当中。

    如布景旁边有一排灯,如演员在画外准备,如工作人员在围观,还有各种扰人视线的布局等等。这些东西其实导演都会不知不觉记在了脑子里,而这些记忆会直接影响素材后续在剪辑上的判断。

    哪怕陈瑾拥有最终的一个剪辑版本,也不代表他可以肆意妄为的咔咔一通乱剪。

    他其实也想拍一个更好的版本。

    有时候甚至没有拍到的镜头细节,他其实也记在脑海里,但他已分不清,会为了一个效果,从十几个小时的素材内去找一个本身不存在的镜头。

    说白了,导演有时候会被大脑欺骗。

    但这些其实也没啥,最常见的是陈瑾不舍得把自己花了大价钱、或者是重拍了很多条的精美片段扔掉。

    舍不得放弃一些自己很用心的镜头,这其实是导演做剪辑的大忌。

    这样很容易出现影片拖沓的问题!

    未来很出名的《酱园弄》就是这样,大牌明星太多,导演一个都舍不得删掉,那电影就是又臭又长。

    导演也许对剧本和故事角色都很了解,但也由于太了解,反而忽略剪辑上的细节。

    好莱坞就是为了规避这些问题,所以直接分开。

    导演做导演的工作,你别插手剪辑,剪辑有制片人和剪辑师一起负责,最多导演在一旁监督;而国内最常见到的情况,就是导演和剪辑大打出手,甚至吵得不可开交。

    剪完一部电影导演把剪辑炒掉的事情屡见不鲜,哪怕电影上映大卖,下次可能都不会再合作。

    除非……资本介入。

    现在的陈瑾还没到跟剪辑吵架的地步,镜头好多是他自己咬着牙删掉的。

    他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件事。

    就是全权交给原本《疾速追杀》的剪辑师德尔罗伊·林多,会不会最终《杀手:龙》能呈现出《疾速》一样的水准。

    这哪怕陈瑾,其实心里也没底。

    因为这个故事由他出演的那一刻,已经主角都变了。

    他导演时一直在翻看《疾速追杀》的成片,每天看几遍,加起来估计几百遍了。

    但这样模仿着拍,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最主要的是,他这样拍片段凑在一起,不是《疾速追杀》原本2个多小时的版本,而是9小时……你不可能保证导演拍的时候,最终能凑成2小时。

    没有一个导演可以这么牛逼。

    哪怕你脑子里有最终的成片也不行。

    “大家休息会……”

    “我出去走走!”

    陈瑾已经关在剪辑室很多天了,对于面前的一堆烂摊子,他肯定得出去缓缓再说。

    脑子里想得太多,反而更乱。

    系统拥有《疾速追杀》最终的成片,陈瑾却无从下手,这种感觉就好比……你知道最终的一个结果,但不知道怎么凑到那上面去。

    嗡嗡嗡——

    在外面溜达了一圈,陈瑾的手机响了起来。

    这些日子除了剪辑之外,贝尔也在联系着六大的几个制片人。

    很多人都对《香江行》的这个项目很感兴趣。

    但一听说剧本是陈瑾的,拍摄要跟他合作,外加要用他的导演,他做制片人……很多人就没然后了。

    说穿了,《香江行》的本子是很好,贝尔主演也可以,好莱坞可以毫不犹豫的投钱。

    电科一起投资也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