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者,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你都愿意去接受,绝不后悔!】 【于是,你在相父欣慰的目光中继续自己雷打不动的文武双修……】 【……】 【如此,时间很快就到了科举那天……】 【宋代科举不比明清,它没有成体系的“县试”、“府试”等初级考试,也没有“童生”、“秀才”这些初级功名,而是直接就参加“州试”,去考取“举人”!】 【当然,虽然是直接考举人,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参考的,考生需要先通过县、府等主办的选拔性考试,才能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于是你与同学们便就近参加了襄阳的选拔考试……】 【而结果,你自然是通过了这几轮选拔性考试,这让父母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些许,他们欣慰道:看来红孩儿真没落下念书!】 【如此看来,中举也不是不可能……】 【但与父母的乐观不同,做为考试的亲历者,你分明能从考试中感到一种吃力,于是便也对自己的考试结果有了个大概的心理准备……】 【果不其然!】 【就在你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参加完“州试”之后,你们一家的希望就随之破灭了……】 【放榜那天,父母左看右看,也没有从榜单上找到你的名字,于是整个人都因此而拔凉拔凉的!】 【你,名落孙山……】 【但与父母的失望不同,你对自己落榜的事早有预料,因而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心理落差。】 【再加上你也并不把科举当作唯一的出路,因此你几乎没有受到落榜的影响,只是在微微失望之余继续练起了刀枪之术……】 【回到家中,失魂落魄的父母见到你依旧在练武,不禁气不打一处来,父亲当即就斥骂起来:“练练练!还在练!你就是被这练武给耽搁了,这才落了榜!”】 【“你练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从今天开始,你不要再练了!给我老老实实继续念书……”】 【一旁的母亲见状,虽然也很失望,但她毕竟还是关心你的,于是勉强安慰丈夫道:“孩他爹,别急……红孩才十八,头一回科举,落榜是正常的!”】 【“我看红孩也算有些文气,别家那几个娃整天文绉绉的叫得欢,结果连州试资格都没落着,咱红孩起码也是参了州试的!”】 【她鼓励道:“红孩还小,等过几年再考一次,那肯定就能中举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