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当下午三点的钟声透过薄雾传到海面时,整个赛场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原本此起彼伏的扬竿声、收线声渐渐平息,只剩下选手们整理渔获的窸窣声,以及海浪拍打礁石的背景音。 各个钓点前都堆着沉甸甸的鱼护,选手们脸上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神色。 大胡子选手的鱼护里,几条色彩斑斓的海鱼挤在一起,最大的那条魔鬼鱼尾巴还在微微摆动;远处浅滩的选手正费力地将一筐鲷鱼搬上摆渡船,银闪闪的鱼鳞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就连上午摔进水里的那个年轻人,鱼护里也鼓鼓囊囊的,显然没少钓。 林宇靠在礁石上,看着自己面前的两个鱼护,忍不住笑了。 他已经记不清钓了多少条鱼,只知道胳膊酸得快抬不起来,手指被鱼线勒出了几道红痕。 左边的鱼护里,那条巨型龙趸占据了大半空间,旁边挤着几条石斑鱼,最小的也有两斤重;右边的鱼护则热闹得多,红的大目鲢、黄的鲷鱼、灰的海鲈,还有几条他叫不出名字的鱼,有浑身长着尖刺的,有嘴巴像吸管的,甚至还有条半透明的虾虎鱼,趴在石斑鱼的背上一动不动。 其中大部分是北部湾特有的品种,带着这片海域独有的野性。 比如那条身上布满蓝点的海鳗,滑得像块肥皂,钓上来时差点咬穿他的手套;还有条尾巴像剪刀的鱼,被拉出水面时还喷出一股水柱,溅了他满脸海水。林宇数了数,光是能叫出名字的就有七八种,加上那些陌生的品种,足有十几种之多,堪称一场小型的 “北部湾鱼类博览会”。 巡逻船挨个儿收鱼获,工作人员用电子秤称重时,嘴里不时发出惊叹:“林宇,龙趸,96斤!”“石斑鱼三条,共46斤!”“大目鲢五条,8斤......” 每报一个数字,旁边记录的人就飞快地在表格上填写,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安静的海面上格外清晰。 林宇望着被拴在礁石旁的翻车鱼,它依旧慢悠悠地浮着,仿佛这场比赛与它无关。工作人员过来登记时,看着这条巨物犯了难:“这鱼......也算成绩吗?” 林宇笑着说道:“赛制又没规定不算,你们还是记上吧,毕竟也是我辛苦钓上来的。” 闻言,两个工作人员相互看了一眼,然后说道:“我们可以先给你记上,但是这翻车鱼太大,得上岸上过秤才行。” 林宇点了点头。 “行,没问题!~” 林宇表示同意,毕竟这么大的翻车鱼,的确有些难办,他自己都没办法弄岸上去。 夕阳的金光穿过云层,给海面镀上了一层暖色。 林宇拎起两个沉甸甸的鱼护,跟着其他选手往岸边走。 鱼护里的鱼还在扑腾,偶尔有鱼鳞掉下来,落在礁石上,像撒了把碎金。 踏上码头的木板时,林宇的双腿还在发颤,长时间保持蹲姿让膝盖又酸又胀。 码头上挤满了卸鱼获的选手,各种鱼的腥气混着海水的咸味扑面而来,嘈杂的人声里夹杂着称重的吆喝和塑料桶碰撞的脆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