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到这一家人,林宇顿时就想家了。 在家的时候没感觉,可看着别人家幸福的样子,瞬间酸了。 林宇把空饭盒塞进帆布包时,杨大婶正把最后一卷渔网扛上板车,柱子和妹妹已经蹲在车辕上,手里攥着船桨来回晃。 “走了走了!”杨大婶拍了拍手上的灰,板车轱辘碾过石板路,发出“吱呀”的声响,朝着码头的方向去。 路上碰见不少挎着篮子的渔民,见了杨大婶都笑着打招呼:“杨姐,今儿个出远海?” “去椰子岛碰碰运气!”杨大婶扬声应着,脚步没停,“你们这是赶早市?” “是啊,刚挖的海蛎子,得赶紧去卖了,不然不新鲜嘞~!” 几句寒暄的功夫,板车已经走出老远。 柱子回头冲那渔民挥了挥手,又赶紧坐直身子帮母亲扶着渔网,他们出海的时间本就比往常晚了个把钟头,再耽误下去,赶不上涨潮前下网,一天的收成就要打折扣。 徐蔚然跟在板车旁边,被海风掀得头发乱飞,却依旧兴高采烈:“大婶,我们今天去哪里啊?” “去椰子岛。”杨大婶头也不回地说,手里的缰绳拽得更紧了,“那边的红树林长得密,鱼啊虾啊都爱在里头藏着。咱们把网下到岛外的浅滩,就进红树林捡海螺、摸螃蟹。” 林宇走在最后,看着杨大婶宽厚的背影和两个孩子雀跃的侧脸,忽然明白他们为何走得这样急。 这海边的日子,从来都和潮水较劲,早一刻晚一刻,收获可能就差着一大截。 板车碾过码头的木栈道,发出“咚咚”的声响,远处的海平面上,椰子岛的轮廓已经隐隐可见,像块浮在水里的碧玉。 柱子先是猫着腰检查船底,用手指敲了敲木板接缝处,确认没有渗水的痕迹,又蹲下来摆弄柴油机,他往油箱里添了小半桶柴油,拉了拉启动绳,听着机器发出“突突”的闷响,才放心地点点头。 “没问题,出发了!” 他从工具箱里翻出摇把,对准柴油机的转口插进去,双手攥紧木柄,憋足了劲往下压。 摇把带着转口“咯吱”转了两圈,柴油机突然“砰”地一声爆响,黑烟从排气管冒出来,震得船板都在颤。 柱子赶紧松开手,跳回驾驶座,掌舵的动作熟练得不像个半大孩子。 “柱子,要我帮忙不?”林宇问道。 “不用,你不知道位置,在船上做好就行~!” 渔船缓缓驶离码头,螺旋桨搅起的浪花在船尾拖出条白痕。 徐蔚然扒着船舷,看着岸边的人影越来越小,兴奋地数着海面上掠过的海鸥;杨大婶和女儿坐在船尾整理渔网,时不时叮嘱柱子“慢点开,稳着点”。 林宇则靠在桅杆上,海风把柴油机的轰鸣揉碎了,吹得人心里敞亮。 椰子岛确实不近,柴油机突突地跑了足有二十分钟,才看见那片被绿色覆盖的陆地。岛不算小,金黄的沙滩像条带子绕在岛边,昨天下过雨的缘故,空气里飘着股潮湿的草木香。 “慢点儿靠岸!”杨大婶喊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