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刚蒙蒙亮,青山村的码头就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林宇带着王大春、老张和十几个手脚麻利的船员,围着十艘小船忙得热火朝天。 按照二妮的计策,明天就要在远海设伏,小鬼子有枪,硬拼容易有伤亡,必须在装备和陷阱上做足准备,才能既抓住俘虏,又保证自己人安全。 “大春哥,把咱们最粗的麻绳都拿过来,每艘船的船舷两侧都绑上三道,再把渔网的边缘缝上铁皮,这样小鬼子的子弹就不容易打穿渔网!” 林宇手里拿着扳手,正给高压水枪的喷头做改造,原本普通的喷头被他换成了加粗的铜制款,还在出水口加了个阀门,“这样能调节水流大小,近距离能冲得小鬼子站不稳,远距离还能形成水幕,挡住他们的视线。” 王大春扛着一捆麻绳跑过来,一边帮船员绑船舷,一边喊:“小宇,咱们就几把枪,子弹也不多,要是小鬼子开枪,咱们能挡住吗?” “尽量别让他们有开枪的机会。”林宇头也不抬,手里的活没停,“我让村里的铁匠赶制了二十个铁皮护盾,等会儿给每艘船都配两个,船员躲在后面操作高压水枪,既能挡住子弹,又不耽误行动。另外,我还让李叔他们准备了***,干海带裹上硫磺,点燃后能冒浓烟,到时候扔到小鬼子船周围,他们看不清咱们的位置,自然就没法瞄准。” 说话间,李叔背着一个布包走过来,里面装着刚做好的***,黑褐色的海带包裹着淡黄色的硫磺,闻着有股淡淡的烟火气。 “林宇,这***我试过了,一个能烧五分钟,烟特别大,在海上能把半艘船都罩住。”李叔掏出一个递给林宇,“我还在里面加了点晒干的辣椒面,烟里带着辣味,小鬼子吸进去得呛得咳嗽,更没法开枪。” 林宇接过***,满意地点点头:“李叔,您想得太周到了!就按这个标准,每艘船带三个,关键时刻能救急。” 林宇心里忍不住笑。 李叔年轻时候参加过游击队,制作这种武器是手到擒来。 这种掺了辣椒面的***杀伤力最大,一旦进入眼中,辣的眼睛都睁不开,还怎么应对敌人? 李叔说过,这东西他们打游击的时候,可是帮了大忙。 这边忙着改造装备,那边林海已经带着船员在远海老鸦礁附近的海域做标记。 老鸦礁的水流本就湍急,湾口有两块大礁石,中间的航道只够一艘大船通过,是设伏的好地方。 按照林宇的他们将老鸦礁两侧的礁石上系了浮标,到时候咱们的小船就藏在浮标后面,等小鬼子的船进了湾,就把提前准备好的铁链横在航道上,小鬼子想退都退不出去! 而此时,李二也来到了码头,手里拿着那个微型无线电,脸上带着几分紧张:“小宇,我刚才跟小鬼子联系了,按你说的,说咱们明天上午十点去东沙渔场,就一艘主船,二艘小船,他们说这一次要把咱们一网打尽,让我到时候给他们传递坐标。” “好,做得好。”林宇拍了拍李二的肩膀,“明天你就跟我坐主船,到了老鸦礁附近,你就传递坐标,并且告诉他们咱们的主船出了问题,是个好机会。” 李二用力点头,眼神比之前坚定了不少:“好,我知道了。” 接下来的一天,所有人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 船员们把改造好的高压水枪装上船,铁皮护盾固定在船舷边,***和渔网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村里的妇女们则在帮忙做干粮,煮了一大锅咸粥,装在保温桶里,明天出海的时候能垫肚子;王玉芬和二妮则在给船员们缝补衣服,把磨破的地方补好,还在每个船员的口袋里放了一小包草药,以防万一受伤能应急。 傍晚的时候,林宇召集所有参与行动的船员,在码头开了个简短的会。 “明天的行动,最重要的是安全。”林宇的目光扫过每个人,语气严肃,“能用水枪解决的,就别用猎枪;能抓活口的,就别下死手。咱们的目的是救李二的弟弟,不是跟小鬼子拼命。记住咱们的信号:黄色信号弹是准备,红色信号弹是进攻,绿色信号弹是撤退。不管遇到啥情况,都要听指挥,不能擅自行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