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洪武十五年,应天府,紫禁城,坤宁宫。 作为大明皇后马皇后的寝宫,平日里这里应该是一片祥和,但是近些日来,却有些风声鹤唳。 因为皇太孙朱雄英病了。 得的还不是普通的病,是豆疾。 这使得刚刚经历了胡惟庸案不久的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变得愈加暴躁,所幸有着马皇后的阻拦,使得这些日子,虽然宫人们活的胆战心惊,但是并无性命之忧。 在御医戴思恭的指示下,宫内所有人员全都配上丝绢布匹以遮口鼻,防止被感染。 寝宫内,朱雄英的床榻前。 如今大明的最高统治者朱元璋望着躺在床榻之上,面露痛苦之色的皇太孙朱雄英,脸上的担忧之色愈发浓重。 这位洪武皇帝,已然没有了当初胡惟庸案时杀伐果决,有的,只是一个爷爷对于孙子的担忧。 除了朱元璋外,朱雄英的床前还坐着一人,乃是御医戴思恭。 “戴爱卿,不知雄英情况如何。” “陛下,目前皇孙殿下主要是高烧不退,臣待会煮上一味药,尝试让太孙殿下退烧。” “如此,那便麻烦戴爱卿了。” 坤宁宫外,一人正快步向着寝宫的方向赶去,路途之上没有一人阻拦,正是刚刚从宫外回来的朱标。 在进入寝宫之后,朱标行走的脚步便略微放缓。 轻手轻脚地来到床前,朱标也是见到了他的父亲,大明的洪武皇帝朱元璋。 “爹。” 朱元璋转过头来,看向身后的朱标,眼神中满是宠溺。 作为他朱元璋的大儿子,朱标自出生起就寄托了他朱元璋的期望。 当初,他还在集庆打仗,太子朱标呱呱坠地,对于当时已经二十七岁的他无疑算得上老来得子。 他当即便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峰,在山上的石头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之后更是请来了宋濂等名儒,教导朱标。 被他寄予厚望的朱标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体恤百姓,兄友弟恭。 如果能和他一样再狠就更好了。 当然,现在也没什么不好,目前已经练习处理国政五年的时间,可以看的出来已经有成为一个名君的潜质。 “标儿,你回来了,你母后刚刚下去休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