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巍峨的城池也是令得刘据啧啧称奇。 “兄长,不知这座城池名为何,坐落在何处。” “此城名为南京城,隶属于应天府,小据,在你那时期,这地方还名声不显,其名为秣陵,隶属于丹阳郡,不知你可曾听过。” 对此,刘据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知道丹阳郡,但是对于秣陵,却是知之甚少。 “那兄长,为何大明会选在此地建立都城,为何不选在长安呢。” “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应天地处江南,较为富庶,可以使大明从战争的泥潭中快速挣脱出来。 其二,大明建立之初,北方还有着其他的敌人,而此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面朝大江,背靠高山,进可攻退可守。 其三,江南土地肥沃,粮食产量大,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通过水路,不停地向北方运输。” “但是,有很大的概率,我大明即将迁都。” 刘据有些搞不懂,明明这三点就是建都的完美条件,为什么还会迁都? 莫非是发现了较之此地更加适合作为都城的存在? “兄长,这是为何。” “一方面此地风水不好,小据你可能不知晓,自三国时期东吴之后,一共还有着五个王朝在此建都,即使作为存续时间最长的东晋,也不过只有103年。” 103年? 这确实有些太短了。 刘据可是知晓,西汉210年,东汉195年,都远远地超过了103年。 “另一方面,不仅是风水的问题,自唐末,小据你可能不知晓唐这个朝代,你只需要知晓,北方自唐末起就已经落入异族手中长达四百余年,如果不将都城迁往北方,那就势必会引起南北分裂,这是父皇不愿意看到的。” 北方竟然落入异族四百年之久! 刘据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长安处在匈奴铁蹄下的场景。 他有些不敢往下想了。 “那兄长,迁都的计划可有眉目,是否要迁往长安。” “本来是有这个计划,在四年前,父皇派人前往开封,洛阳,长安,北平之地进行考察,但是之后因为地势等一系列其他原因,也就放弃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