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兄,来人并不是崇祯帝,而是一位名为宋应星的县学教谕。” 县学教谕? 朱标嘴巴微张,看向张泊,他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原以为,就算来到此地的不是崇祯帝,也应该是其他在大明举足轻重的人物。 就例如其他的皇室宗亲。 毕竟之前来到此地的可是汉武帝刘彻之地刘据,昭烈皇帝刘备。 但是这县学教谕…… 不过,朱标脸上的疑惑只持续的几息的时间,就一闪而逝。 他想起了之前张泊与他说的。 只有在历史中留下声名之人才能够来到此地。 这么说来,这县学教谕想来也有出众之处。 “店家,既然这宋应星能够来到此地,那他应该也是在历史中留下名声的人物。” “没错,朱兄,此人写成了一本即使在现在看来,也影响深远的巨著—《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巧夺天工,通晓万物道理。 如此气势磅礴的书名,成功引起了朱标了兴趣。 “不知这《天工开物》上具体记载了什么。” “上面记载了明末以前的各项技术,包括农业、纺织、染色、机械、陶瓷、造纸,兵器、火药、制盐、采煤、榨油、酿酒等各个方面,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朱标在听完张泊的讲述后,惊诧的神情浮现在这位大明太子的脸上。 他明白了为什么宋应星能够在历史留名了。 不仅是因为此书是一本开创性的巨著。 而且其涵盖面之广,实用性之强,实属罕见。 使得现在的朱标心中生出了想要一观的念头。 当然,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也摆在了朱标面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