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知意看着眼前这一幕,眼中露出了赞许的微笑。栓子这个质朴的青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将她的战略意图转化为最能鼓舞人心的力量。 她走上前补充道:“栓子说得没错。但这支伐木队干的是最辛苦、也最危险的活。所以待遇也要是最好的!” “我宣布!”她环视众人,“凡是经过考核被选入知意伐木队的正式队员,工钱在原有基础上再加十文!每日四十文!表现优异者另有赏钱!” “哗——!” 每日四十文!这个数字再次刷新了村民们对工钱的认知! “我报名!” “算我一个!我爹就是老猎户,我从小就跟他学了一身本事!” “还有我!我砍了一辈子柴了,使斧头的功夫整个村里我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村民们的热情被彻底引爆,一个又一个壮劳力争先恐后地围了上来。 栓子看着这火爆的场面激动得满脸通红,他知道自己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东家交代的第一个任务。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杏花坳都进入了一种奇特的、既紧张又充满期待的备战状态。 栓子有模有样地组织起了伐木队的选拔和训练,每天带着几十号精壮汉子在后山进行体能和技巧的操练。 而苏知意则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 她一方面是在奋笔疾书,将那份足以让县太爷拍案叫绝的开山章程,写得滴水不漏,既有远大的前景又有详实的数据支撑。 另一方面她正拉着木工组的大把式木风在另一张图纸上写写画画。 “木风哥,你看这里。”苏知意指着图纸上一个古怪的结构,“咱们需要打制一种新的锯子,锯齿要呈这种交错的三角形,一边向左一边向右。” “东家,这是为何?”木风不解地问,“寻常的锯子,锯齿都是朝一边的啊。” “因为这种新锯子,推拉之间皆可伐木,效率至少是老锯子的一倍以上。”苏知意自信地说道。 她又指向另一个由几个带凹槽的木轮和麻绳组成的图样。 “还有这个它叫滑轮组。你别看它小,只要将它和绳索这么一组合,”她用笔在图纸上演示着,“两个人的力气,就能轻松吊起一根千斤重的木头。我们的人进山伐木,我要他们不仅要干得快更要干得安全!” 木风看着图纸上那些闻所未闻、却又似乎蕴含着无穷智慧的设计早已是心潮澎湃,他重重地点头:“东家放心!您画得出来,我们木工组就一定给您做得出来!” 就这样,在苏知意的指挥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伐木之师正在悄然成长起来。 所有人都在等。等周叔回来。 第五日,黄昏。 当一道风尘仆仆、却精神矍铄的身影出现在村口时,整个杏花坳都沸腾了! “周叔!是周叔回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