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必须为路易斯争取到最好的奖赏。 这是古老贵族家族的铁律——如果你是个废物,他们可以随时将你抛弃。 但如果你展现了价值,能为家族争取荣耀与利益,那他们又会不遗余力地扶持你,为你铺路、筹谋、献上一切资源。 就是这样残酷,也就是这样现实。 而这次机会,也是一场豪赌。 北境帝国正处在重构之初,各大北境家族千疮百孔,数十家贵族断代,旧权力崩塌,新秩序尚未确立。 而他卡尔文公爵,恰好有个儿子在那里,还是个在最关键战役中立下大功的功臣。 只不过这个大功臣,是皇帝最不喜欢的那种人: 出身八大家族,有战功,有民望,有领地,还娶了埃德蒙公爵的女儿。 可以说,路易斯集齐了各种皇帝不喜欢的标签。 皇帝恩斯特·奥古斯特,那位如寒铁般冷酷的男人,从不信贵族,更不信出身。 他亲手削掉了几十个世袭封臣的头衔,只为打破旧贵族的权力垄断。 他可以重赏一个泥腿子的军官,却对世家子弟有战功,这件事极其警惕。 他讨厌任何一个“根深蒂固”的家族后代站在帝国权力之外,自成气候。 卡尔文公爵缓缓叩了叩椅扶,神色森然。 如果我直接以上奏的方式要求为路易斯封赏,那只会招致防范。 不但吃不到甜头,反而会让那个孩子,被盯上。 他必须换一种方式,让整个帝国认为:不是卡尔文家族扶持了路易斯,而是北境出了个路易斯。 要让所有人,包括皇帝,都看到一个靠自己爬出来、凭死战功打出天地的地方英雄。 一个不会动摇帝国根基的功臣,一个恰好能稳住战后边疆的幸存者代表。 忽然一道念头电闪而过,公爵的眼神渐渐亮了。 他缓缓坐直身躯,手指在案几轻轻叩击,仿佛击打着即将奏响的权谋节拍。 如果他能组织一整套“为北境请命”、“为幸存者发声”的政治话术。 哪怕只是一层精心设计的外衣,也足以推动帝国内部对北境的援助流程。 只要方向对了,舆论与朝议自然会为他推波助澜。 而比起由自己出面去“请求”皇帝,那只会让皇帝防备大家族势力染指战功; 最理想的是由北境总督埃德蒙公爵出面,由其他家族来请命,这样既合帝国法理,又避自己嫌疑。 他目光一闪,脑中已有主意,最好是让北境总督自己掌管的嘉奖与分封。 尽管近年来皇帝陛下铁腕执政,狠砍八大家族权力,对所有旧贵族都多有防备。 但唯独一人例外——北境的埃德蒙公爵。 他是八大家族之一,但地位稳如磐石。 他镇守北境四十余年,而且家族因此衰落,连唯一的儿子都为帝国战死沙场。 兵权、名望、皇恩,三者兼具。 几乎是帝国现今最被“信任”的老将。 而若由埃德蒙公爵牵头灾后重建提案,为北境各地幸存者争取资源与政治豁免。 皇帝不仅不会否决,或许还很可能会“高姿态地同意”。 这就等于,把整块利益都会被推到了埃德蒙公爵的桌上。 而在这场“灾后善后”的大盘子里,路易斯至少能分到一大块最鲜美、最核心的肥肉。 因为他既是埃德蒙公爵的女婿,又是这场战争中少有的实际立下战功、且在战后维持领地运转的地方领主。 他的赤潮领,是目前整个北境保存最完整、军队编制健全、粮仓未失、民心稳定的政权核心。 远比其他半毁的领地与断壁残垣的驻军要强得多。 这一切意味着,无论帝国接下来以何种方式处理北境,路易斯都必须是被考虑的对象之一。 卡尔文公爵的眼神平静,但脑中已飞快运作,开始策划整个计划的细节。 首先不能让卡尔文家族出面。 若他贸然出手为路易斯争取荣誉与封地,只会引来皇帝与监察署的警觉。 那位冷若寒铁的帝国之主,最忌讳的正是贵族子嗣借家族势力再起。 他不能动,但埃德蒙可以动。 若由埃德蒙公爵出面请求设立善后机构、封赏有功之人,不但合情合理,皇帝反而乐得“顺水推舟”。 “越是站在陛下对面求援的,就越容易被拔剑,而越是站在陛下脚边哭诉的,才最容易被封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