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监察院的梅斯依旧冷眼旁观,似乎一切都写在他的小册子里,但没人看得清他内心的真实态度。 就这样桌上的羊皮卷越堆越高,字句中皆是北境未来数年命运的轮廓: 废墟间的领地将由谁主持重建? 第一批粮秣铁料从哪运至何处? 流离的百姓该如何编户、赋役、安置? 士兵归营?军屯设立?还是借地屯垦? …… 在这逐渐稳定的格局中,路易斯却像一道幽静水流,在每一处缝隙中,悄然渗透。 他几乎从未主动提出争夺权力,却又总能在不引人注意的细节中,铺开自己的利益网。 仿佛那些决议原本就该如此,不是出于争夺,而是出于“合理”,并且获得巨大利益。 三天会议一结束,路易斯也没有多作停留。 他只是对阿斯塔和几位本地贵族点头致意,含蓄寒暄几句,便转身离开了霜戟议政厅。 寒风猎猎中,赤潮的马车已候在街角。 路易斯登车入内,车门关上、帘子拉起,风声瞬间被阻在窗外。 然后解开围巾,靠坐在靠垫之间,闭眼长出一口气。 成了! 路易斯脑中飞快转过会议三日的每一项议题、每一项“建议”,他没有正面提出哪怕一个要求,也未直接争抢任何一个区域。 但最终落在自己手里的东西,却比他预计的还要多出一截。 八十余万平方公里的临时重建区,被巧妙地划入赤潮名下,成为了他的领地。 集中于北境东南部,而且根据每日情报系统所提示,有着海量的资源。 当然他不可能拿出去炫耀。 一个子爵却握有侯爵甚至于公爵的土地规模,本就应当低调稳藏。 他只需让人口真正定居、村镇成型、粮仓运转,那便是既成事实。 此外还有人口,两万三千名流民被列为赤潮常户与屯工身份,这是最底层的劳力,也是未来的“新赤潮人”。 还有另有两万余奴隶被编入支援队,将于一个月内陆续送达。 他们无名无籍,却是耕种与建设不可或缺的血肉。 再加上那张“北境复苏优先权”的计划中,他是第一梯队。 流民、技匠、商贩、流浪骑士,只要他提供一顿饭、一块地、一份护契,他们便会成为赤潮的一分子。 没有任何贵族能比他先一步“吃干净”这批边缘人口。 至于资源方面,他也没空手而归。 这次他真正带走的,是一整套足以让赤潮领进入全面恢复的核心物资体系。 他拿到了粮食拨付优先权,第一批春前紧急救援粮两千五百吨,将由帝都粮储局直接调拨,优先运抵赤潮领仓库。 意味着所有流民安置点与屯田区将于开春前完成口粮覆盖,赢得关键的播种窗口。 盐与干酪各三十吨、腌肉四十吨、药材与基本医药品一批。 此外优先申领五百套农具铁器,锄、犁、锤、铲等。 另获批初级锻造炉两座、备用魔能炉心三枚、冶炼用原矿一百吨,尽管分量不大。 却足以为赤潮的“自造”体系点燃第一束火种。 于是路易斯手上的资源,已经足够从灾难与寒冬中走出来。 春耕有了耕牛与铁具、工地能点燃火炉锤铁、流民不再靠啃树皮过冬、简易屋舍能在雪解前搭建完成。 路易斯靠在马车座垫里,心头如静水深流。 他没有在会议桌前争那一口话语权,却在转身时,将整个春季播种的主动权握在了手中。 不是空手而归,而是满载而回。 此刻,北境依旧冰雪未融,风声穿林如哀歌。 但在赤潮领,那些流民早已开始翻整冻土,工匠们在地热井边搭建温棚,炉火在雪地中吐息,人心在饥寒交迫中点燃了希望。 只要再等一个月…… 春耕启动,铁器下地,炊烟升起之时,他便不是一个年轻领主,而是一位真正的新北境奠基者。 这是一场赌局。 他下注的,不是皇帝的青睐,不是公爵的庇护。 而是这片冻土上的每一口饥饿、每一张渴望的脸。 赌他们能够为自己带来什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