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提出这30%,不仅保护了冒险者的固定收益,又完美约束了从进城到售卖这一条环节上所有参与者的贪心。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猫头鹰所说的“他们哪有不愿意的道理”。 看似被抽走三成,实则是用规则换来了更稳妥的利润。 “那这里的充电呢?” 程野假装不在意的走进车库,眼神在快充桩的铭牌上瞄了下。 不出意外,果然是采用了三相交流电输入,最大电压380V,最大电流160A快速充电桩。 如果能跑满这个参数,达到理想纯阻性负载,大概能达到100kw的充电效率。 但实际上充电桩内有散热保护,无法长期维持满功率供能,电流很快就会降到110A左右,功率也跟随回到65kw左右,即每小时可充电65度。 “大人您说这个啊,因为咱们 A区主要负责检查载具、车队,难免有人会被隔离,车子就会暂存这里,充电也是另类的增值服务,能为检查站带来一笔不小的运营收入。” “不是免费?” “怎么可能免费,咱幸福城给普通人免除电费是为了民生着想,可这些人开着车出去是为了赚钱,要是都免了,岂不是太不公平。” 见着程野好像对充电很感兴趣,渡鸦主动多说几句。 “您别看咱们这里的充电速度不快,费用也是缓冲区的三倍,但这些人可都挤着过来充电呢。” “为什么会这样?还不是因为城区充电不仅要缴费,还要去工务署批单子拿许可,这电可不是每个车队都有资格充的,想开车出城?得先喂饱工务署那帮‘大爷’才行。” “充电还要许可?” 程野愣了下,脑子里忽然闪过之前的公交车司机田师傅,好像也说要去找工务署拿个充电手续才能出城,只不过那时候他并没有多想,只以为是车辆使用权限。 “那当然,电池可是幸福城管控最严格的物资之一,缓冲区现在这些车辆,还有来回运行的公交车,本质上都是工务署、是幸福城的资产。” “而电池是有寿命的,快充次数越多、循环越频繁,报废得越快,这种战略级的损耗资源,怎么可能随便放开?” 原来不是充电有限制,而是电池有限制! 程野顿时恍然大悟。 穿越过来这段时间,路上除了公交车之外,他很少能看到私家车、货车。 究其原因,原来是在这里。 如果能随便充电,加之缓冲区免电费的福利,车子早该到处跑了。 可现实是,电池作为被层层管控的战略资源,从生产到损耗都被工务署死死攥在手里,自然无法放开对快充的限制。 “要是收费,难免就会有记录,这有点麻烦了啊...” 程野忍不住皱眉,问了声收费价格。 渡鸦给出的回答让人咋舌。 好家伙,果真一点也不便宜,而且收的不是幸福币,是贡献点! 每100度电,缓冲区是5个贡献点,隔离区三倍价格收15个贡献点,相当于变相将电池损耗成本转嫁到了充电费用上。 “那这些慢充桩呢?” 程野走到仓库另一侧,目光落在三台穿越前经常能在出租屋地下车库看到的普通慢充桩上。 时间过去了八十年,中间又穿插数次末日灾变,这种没什么科技含量的基础设备自然不可能有明显的质变。 用的依旧是220V常规电压,30A的电流,能跑到6-7kw。 “这些是检查站的私人充电桩,专供站内车辆使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