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程野心头微微一顿,忽的眉头一挑,顺势在床边坐了下来。 有点厉害。 幸福城的反应速度果然很快,这从早到晚才几个小时,就推进到了这一步。 不过联系到江川忽然变得流畅的语速,以及眼下带着试探性的询问。 程野心里了然,不禁露出一丝笑容轻轻点头,“那就麻烦你了,正好我这会也闲着。” “行,我把几个有执行可能的草案先念给你听。” 不用动脑子思考,只用照本宣科地朗诵,对江川来说无疑是莫大的享受。 他的语速愈发流畅,甚至还带上了几分抑扬顿挫的腔调。 “以工代赈,建设外城?” 程野静静思索着,指尖在床单上轻轻敲击,提取出草案里的关键词。 这思路倒是不错,既解决了迁徙者安置问题,又能通过劳动稳定人心,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幸福城能拿出来建设外城的物资吗?” 说完,程野又补充道,“我指的不是帐篷、营养浆之类的临时物资,是建筑基料,水泥、钢筋、还有各类基础建材。” 嗯? 江川愣了下,本以为程野会先问迁徙者的安全如何保证,或是分流机制是否合理,没想到他第一个问题就直指最实际的物资瓶颈。 靠在躺椅上的丁以山原本半眯着眼睛,闻言微微直起身子,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味。 他轻轻点头,伸手一根手指,随后又攥成拳头。 跟着丁以山这么多年,江川立刻会意,清了清嗓子答道:“这个是可以的,幸福城今年夏天生产的所有建材都没对外交易,全囤在了仓库里,完全能满足外城一期的建设需求。后续工业区会全力转产,只要给足时间,物资缺口绝对能够补上。” 嘶。 这可不是天元社区几千人的小打小闹,而是涉及至少五十万人打底的大规模建设! 幸福城竟然有这么厚实的家底? 程野眼皮一跳,既然能满足建设需求,这个草案就很有实际意义了。 未来幸福城想要发展,肯定不能局限在小小的缓冲区内。 似薪火庇护城,也得划出不同等级的区域,来进行风险分割。 眼下幸福城的体量还撑不起那么复杂的布局,但先修一个外城作为过渡,倒是完全可行。 不过程野的眉头又微微蹙起。 以工代赈的难点,从来都不是“工”和“赈”本身,而是如何确保公平。 几十万人同时动工,该怎么衡量每个人的贡献? 有的地方建得快,有的地方建得慢,大家都想往好地段挤怎么办? 或者说点更实际的,缓冲区外的地形有高有低,有靠近防线的安全地带,自然也有远离防线的危险区域。 人人都想往安全处挤,谁又会去危险地带建设? “程检查官,您若有任何建议,尽管告诉我,我会记录下来交给站长审阅。” 江川说着,忽然福至心灵,“站里很重视对年轻一代检查官的培养,您要是能在这件事上做出贡献,日后想升职,肯定能酌情减免不少条件。” 嗯? 丁以山诧异的看了眼江川,忽的摇头失笑。 坐在办公椅上,还真把自己当成站长了是吧? 不过这样也好,让他来对程野说这些话,总比自己开口要顺气些。 “我想想” 意识到眼下或许又是想要上位的考验,程野抛开杂念,大脑飞速运转。 和上次与唐斯谈话时一样,没有更多信息支撑,这又是一场纸上谈兵。 而纸上谈兵最关键的,是展现大局观。 只要把握住大局,细节完全可以慢慢推敲,集众人之力完善。 话筒忽的沉默了下来。 过了足足四五分钟,程野这才沉吟着开口道,“江川.” “程检查官您说,我手里拿着笔,您说我记就行。” “好。” 程野开口道,“建设外城的草案可以执行,但有两个问题得先确定:第一,是修建类似缓冲区的外城架构,还是类似薪火的分流架构?第二,建设过程中的物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进度分配?” 连续两个问题,又超出了江川的知识范围。 他本能的转头看向丁以山,却见丁以山也在低头思索着。 过了十多秒,才示意他按下静音键,“问他两种架构的利弊,问他分配制度的利弊。” “明白。” 江川很快转述了问题,这次程野的回答来得又快又清晰。 “类似缓冲区的外城架构,会出现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这就涉及严重的分配矛盾。如果第一批迁徙者被分到安全便利的核心区,后续赶来的人只能去偏远的边缘区,公平性根本无从谈起。很容易立刻引爆区域间的对立,到时候想压都压不住。” “而类似薪火的分流架构则能避免这一点,每个区域都是相对独立的核心区,没有明确的等级划分。建设中遇到的地形差异、安全距离问题,也能通过物资调配来平衡。比如减少靠近防线区域的物资配额,给远离防线的区域增加额外奖励,这样既能引导人手流向外围,又能推动整个外城均衡建成,避免出现一边饱和、一边荒芜的局面。” “至于分配制度.” 程野的语速放缓了些,“按劳分配的好处是直观,干多干少一目了然,能最大程度刺激个人积极性。但缺点也很明显:外城建设不是单打独斗,砌一面墙需要和泥的、运砖的、搭脚手架的互相配合,要是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的劳,很容易变成各干各的散沙,整体效率反而会下降。” “按进度分配则相反,更适合团队协作,如给某个建设小组划定区域,规定三天内完成一段防御墙,完成了就按人头分物资,超额完成还有奖励。这样能逼着大家抱团,但也可能出问题,要是组里有偷懒耍滑的,又没有足够的监察惩罚制度,很容易形成一人偷懒、全组受累的局面,拖慢整体进度。” “而这一点恰恰很难衡量,如果我们将监察权限下放,他们很可能只想要身强力壮的人,把妇孺老弱全踢到一边,造成新的不公,如果回收监察权限,面对几十万人的规模,工作量会大到根本扛不住。” 江川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 程野说的东西非常浅显,他能听懂,可要往深了想却有些吃力。 似乎没有完美的选择,选哪种都有无法解决的麻烦和问题。 “那有没有折中的办法?” 记录完毕,不等丁以山示意,江川便忍不住追问。 “有!” 这问题,对他这个新理念推行者可太简单了,说出来一点违和感都没有。 程野话锋一转,干脆道,“设立区域包干制度,明确区域任务到人,损益均由包干者承担,同时划立明确目标、制定阶梯奖惩,让其对结果负直接责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