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领着这三十人,来到打谷场另一边的空地。 这里,早就按他的吩咐,立起了几个草靶子,旁边还堆着做陷阱用的木棍、绳套、柔韧的藤条。 “进山打猎,靠的是啥?靠眼力,靠手艺,靠脑子!” 林东说着,随手抄起一张半旧的硬木猎弓,拉了个满月,动作干净利落, “这第二关,就考这三样:射箭、做套子、认道儿!” 话音未落,他猛地松弦,“嗖”的一声,箭矢破空,正中五十步开外一个草靶子的红心! “好!”底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喝彩和惊叹。 这一手,镇住了所有人! 接着,林东放下弓,拿起木棍和绳套,手把手地示范了两种最常见、也最实用的陷阱——拍杆套和绊马索。 怎么选址,怎么伪装,怎么提高成功率,他讲得细致又实在,全是山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干货。 最后,他掏出几张画着各种野兽脚印、粪便的简笔画,让大家伙儿认! 又指着周围地上的几丛野草,考他们哪个能填肚子,哪个吃了致命,哪个受伤了能救急。 这下,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有人射箭歪歪扭扭,但摆弄起木头藤条却灵巧得很,做出的套子又隐蔽又结实; 有人压根没摸过弓,可对山里的门道却一清二楚,瞅一眼脚印,就能说出是啥玩意儿留下的,连公母大小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张铁牛的表现,依旧扎眼。 射箭,虽没林东那份神准,但也是像模像样,三箭中了俩靶,算是不错了。 轮到做陷阱,那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只见他选了根韧性十足的木棍,砍削、打磨、绑绳套,动作麻利,三下五除二就弄好一个拍杆套, 伪装得跟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一看就是家传的老把式! 辨认脚印和植物,他也对答如流,显然是山里的老油子。 林东一边看,一边在心里给每个人划拉分数。 他注意到,除了铁牛,还有两三个年轻人,虽然手法生涩,但脑子转得快,学东西一点就透,也是可造之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