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反水-《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第(2/3)页

    这资格当然是有的,人家吕景的差遣就是干这个的,但朱紘还是在尽全力做着最后的挣扎:“吕御史当然有这个资格,然而虽说是百官避御史,可吕御史做事也得按照正当程序来做,你要查溧阳的田土,自当来找本官配合,哪有去江宁县找王小仙的道理?”

    “既然你找了这王小仙,他也是带着弓手跨县而来,难道跨县办事不应该有府衙的签押么?”

    “元府君令牌在此。”

    朱紘:“王主簿是在跟我开玩笑么?弓手过境,只有一令牌?调令公碟何在?此事是太守一人可决的么?兵曹参军押印何在,法曹参军押印何在?

    过境协办文牒何在,为何事先不招本官签署?”过界执凭、联衔捕索印信,俱都何在?!区区一枚令信就要办事,我大宋法度何在!!”

    不得不说,北宋对地方官权力的种种限制真的做到了一种近似于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些东西倒也不是元绛不想给他,实在是各种掣肘太多,也太麻烦了,光是一张最重要的调令公碟,就还需要法曹和军曹同时签押,过境协办文牒更是还需要作为通判的陈斌签押。

    陈斌怎么可能给他签押。

    而这朱紘作为老油条准备也确实是充分,如此这般大义炳然的一说,倒是让吕景的气势弱了几分。

    王小仙却是依旧胆大包天,这些正经的调度手续他一概没有,可是那又如何呢?早就耍了光棍了。

    见吕景有些被问住了,心知他是君子做派,是地道的文官,便出了头来,大声呵斥道“我大宋就是因为程序冗长、文书繁复、效率低下、贻误时机,所以才导致地方上行政效率低下,冗官冗员,层层掣肘,以至于诸事难成,便是没有这些繁文,难道便还做不得事了么?速速给我让开,不然我要动粗了。”

    “你敢!!本官乃是县令!”

    “有何不敢!”

    眼看着剑拔弩张,就要动手,却是突然听得人群中有人大喝一声:“且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