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郑仪微微颔首。 “精彩!太精彩了!” 李明哲亲热地拍了拍郑仪的肩膀——这个动作落在旁人眼里,无疑释放出强烈的政治信号。 “你那套‘权责清单’的建议,连王部长都点头了。” 李明哲声音洪亮,确保周围人都能听见。 “看来咱们这批人里,又要出一位大笔杆子了!” 这话说得极有份量。 在体制内,“大笔杆子”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 那意味着进入领导的视线,成为政策制定的核心成员,甚至……未来主政一方的预备队。 郑仪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但面上依旧谦逊: “团队合作的成果,不敢贪功。” 李明哲哈哈大笑: “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走,一起吃个饭,正好程秘书长想听听你对县域经济的看法。” 程秘书长?!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省委秘书长程安书,省里排名前十的实权领导,竟然点名要见郑仪? 这下连杜云岚都微微变色,这样的大领导突然对郑仪感兴趣,背后传递的政治信号……值得玩味。 郑仪的目光在李明哲脸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微笑应道: “荣幸之至。” 包厢里,程安书正独自喝茶,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门口的两人,微微点了点头。 没有繁复的寒暄,没有刻意的试探,甚至连公务话题都没有,只是一顿简单到近乎家常的便饭。 “小郑,坐。” 程安书指了指他旁边的位置,而后对服务员说道: “再加一道清炒时蔬。” 没有刻意拉拢,没有政治暗示,甚至连场面话都省了。 郑仪双手接过茶杯,态度恭敬,却不显得拘谨。 他隐约意识到,这顿饭的重点不在于谈什么,而在于“吃”本身,程安书在告诉他,自己不需要通过一场饭局去刻意拉拢或者考察他。 李明哲在一旁笑着给郑仪夹了一块清蒸鱼: “鱼不错,尝尝。” 郑仪点头致谢,轻轻拨了一口米饭。 饭桌上没人急着开口,只是偶尔聊些口味上的偏好,或是最近的气候。 程安书的声音温和却不失力度: “小郑,最近天气转凉了,还习惯吗?” 郑仪放下筷子,看向程安书: “还习惯,谢谢秘书长关心。” 程安书微微颔首,没再多问,只是转而和李明哲聊了几句办公厅的琐事。 郑仪安静地听着,不插话,也不刻意找存在感。 气氛微妙地保持着一种平衡,这顿饭似乎真的只是一顿饭,没有任何政治意味,却又无形中透露出一种默契。 程安书不是在拉拢郑仪,而是在告诉他,有些关系,不需要刻意维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