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庄严雄浑的《国际歌》旋律在礼堂穹顶下最后回响。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肃穆的仪式感仿佛还凝固在空气中。 “开学典礼结束!请各位学员按序离场!” 主席台上,徐省长已率先起身,在张立峰副部长和陈向华校长的陪同下,步履沉稳地离开。 学员们也纷纷起身,动作间带着一种仪式结束后的松弛,又混杂着被点燃后的热切。 轻微的交谈声开始响起,像解冻的冰面下细微的流水。 “徐省长的讲话,真是发人深省啊……” “是啊,沉下来,这三个字,分量太重了……” “明州那位张市长发言也不错,挺务实。” “毕竟是要回去挑大梁的人……” 低语声钻进郑仪的耳朵。 他沉默地收拾起桌上那本鲜红的笔记本和钢笔。 旁边李国涛长长舒了口气,活动了一下挺得发僵的脖子,凑近郑仪,声音压得很低,带着点惯常的直爽和试探: “郑处,这位张副市长……是回明州顶那个雷的吧?啧啧,这担子可不好挑。刚才台上那发言,听着硬气,就是不知道回去真刀真枪干起来,是个什么成色?” 郑仪动作没停,只是抬眼淡淡看了李国涛一眼,没接话。 成色?是孤勇者还是新代言人? 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 上工作人员的提醒声打断。 “请各位学员按照分班名单,十分钟后前往指定教室参加班会!中青一班的学员,请到201会议室!” 郑仪看了看自己学员证上的分组:中青一班。 他起身,随着人流往外走。 走廊里,学员三三两两散开,各自前往不同教室。 郑仪注意到,前排那些“核心人物”几乎都走在前头,保持着一种默契的距离感。 张林走在最前面,身旁是那位省纪委的女主任赵颖,两人似乎在低声交流什么,神情严肃。 两人并肩而行,却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像两个各自独立的磁场,彼此试探又互不干扰。 郑仪放慢脚步,下意识地与他们拉开距离。 这是一种本能的政治敏感,在党校这种特殊的场合,尤其在开学第一天,过早地形成或卷入某种“小圈子”,绝非明智之举。 “郑处!” 郑仪还没走几步,李国涛的大嗓门从后面传来,打破了郑仪的思路。 “咱俩一个班的吧?走这么快干什么,一块儿!” 郑仪暗暗叹了口气。 这位同屋的能源集团副总显然不懂什么叫“保持距离”。 他只得点头,和李国涛一起向201会议室走去。 就在这时,一个穿党校制服的年轻工作人员快步从侧面通道走过来,准确地拦在郑仪面前。 “请问是省委政研室的郑仪同志吗?” 年轻人声音很轻,带着公事公办的态度,但又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恭敬。 郑仪心头一跳。 “我是。” “请跟我来一下。” 工作人员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什么事?” 郑仪下意识问了一句。 工作人员压低声音: “徐省长想单独见您。” 这句话声音极轻,但落在郑仪耳中却不啻惊雷。 他感觉到身旁李国涛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那张惯常挂着豪爽笑容的国字脸瞬间凝固,眼睛里闪过震惊、困惑和某种复杂的计算。 这位能源集团的老总显然没想到,自己随口喊住的“对铺兄弟”,居然能得省长亲自召见! 李国涛反应很快,立刻往旁边退了一步,脸上堆起笑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