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初来乍到,很多事情还需要郑书记多协调。特别是学习纪律方面,赵班长抓得紧,也是为了大家好,但尺度把握上……呵呵,郑书记和我们沟通起来肯定更方便。” 这话看似在肯定郑仪,实则绵里藏针。 暗指郑仪和赵颖在管理理念上必然存在冲突,甚至暗示他需要利用“支部书记”的身份在赵颖的“严”和大家期待的“松”之间找平衡——这本身就是个得罪人的活儿。 郑仪微微一笑,滴水不漏: “张市长提醒得是。都是为了保障学习效果。我们班委之间肯定会密切沟通,统一思想。” 张林点点头,笑容似乎加深了一分: “那就好。以后同在一个组,还有国涛同志他们,交流的机会很多。郑书记,回见。” 他拍了拍郑仪的手臂,力度温和,随后便转身离开,步履依旧沉稳。 郑仪看着他走远。 李国涛凑了过来,脸上还带着刚才当上文体委员的兴奋劲。 “郑处!哦不,支书?嘿,这称呼得改改了!” 他嗓门不小,引得旁边几个人侧目。 郑仪压低声音: “李总,低调点。党校规矩大。” “明白明白!” 李国涛赶紧压低声音,但眼神还是亮的。 “支书,刚才你真给咱长脸!那发言,够劲!你是没看张副市长那脸……嘿!” 他显然对张林刚才“被抢了位置”暗爽。 “都是一个班的同学。” 郑仪打断他,语气平淡。 “都是为了学习。” “那是那是!” 李国涛连连点头,又神秘兮兮地凑得更近。 “支书,刚才分组你也听到了吧?咱们跟张市长一个组?嘿嘿,有意思了……” 郑仪没接话,只是拿起笔记本: “走吧,先回宿舍放东西。” 党校的日子,就这样在严格的纪律和微妙的博弈中拉开了序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