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郑仪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 党校这种地方,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每一个接近都可能带着不同的目的。 他收拾好笔记本,朝李委员点了点头: “正好,我也有点资料要回宿舍整理。” 两人并肩走出研讨室,没有多余的交谈。 穿过连接教学楼与宿舍区的林荫步道,两旁是精心修剪的绿篱和草坪,安静得能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偶尔有抱着书本的学员匆匆走过,彼此点头致意,眼神里都带着心照不宣的距离感。 回到401房间,李国涛还没回来。 房门关上,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郑仪放下东西,走到窗边,拉上了窗帘。 房间里光线立刻暗了下来,只有窗帘缝隙透进几道光束,空气中的微尘在光柱里静静浮动。 “李委员,坐。” 郑仪指了指书桌旁的椅子,自己则靠在了对面的床沿上。 李委员没有坐。 他走到房间中央,距离郑仪大约三步远的地方站定,目光平视,依旧是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 “郑书记。” 他的声音低沉而直接。 “刚才研讨会上,你对张林副市长很客气。” 这不是询问,更像是指出事实。 郑仪微微挑眉,等待下文。 “明州的情况,水深得很。” 李委员的声音没什么起伏。 “前任市长仓促落马,表面看是个人经济问题,但背后是明州多年形成的利益格局被打碎了。” 他顿了顿,像是在给郑仪消化时间。 “张林这个人,很不简单。他能在明州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里几上几下,最后稳稳坐到常务副的位置,不是偶然。” “这次中青班,他能来,还能被推出来当学员代表,背后推手不一般。” 李委员的目光落在郑仪脸上,带着审视: “孙老今天的话,你听进去了吧?张市长那套‘放管服’、‘驾驭资本’的说辞,漂亮是漂亮,可在他手里,是真能做到平衡,还是被更大的势力裹挟着往前走?” 他微微停顿,语气加重: “郑书记,你是政研室的人,是省领导的参谋助手,笔杆子动一动,就能影响政策方向。明州这盘棋,现在很微妙。” “省里……有人对明州现在的局面不太放心,尤其是对某些可能借机‘做大’的力量。” 郑仪心头凛然。 李委员这话,透露的信息量极大。 首先,他明确点出明州“水深”,张林背景复杂。 其次,他提到省里有人“不放心”,而且是针对“可能借机做大的力量”,这显然不是指张林,而是指张林背后的推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李委员特意来找他郑仪说这番话,是代表谁? 省纪委? 还是……更上层? 郑仪看着李委员那张平静无波的脸。 这张脸,既是伪装,也是武器。 在纪委系统,这张脸代表着一种“未定”的状态,任何试探和拉拢都如同泥牛入海,看不到反应,也摸不清深浅。 就像他此刻站在这里,光线昏暗,更添几分神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