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次日清晨,七点四十分。 市委一号办公楼顶层。 郑仪站在市委书记办公室门前。 郑仪没有立刻进去,而是抬手,用指节在门上轻轻叩击了三下。 “进。” 门内传来邹侠沉稳的声音。 郑仪推门而入。 邹侠已经坐在了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几份文件,手边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清茶。 他今天穿了一件深灰色的夹克,神情比昨日似乎更加沉静,但眼神深处那种洞悉一切的穿透力却丝毫未减。 “书记,早。” 郑仪走到办公桌前,声音清晰而恭敬。 “郑秘书长,早。” 邹侠抬起头,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一瞬,点了点头。 “坐。” 他指了指桌前的椅子。 郑仪依言坐下,腰背挺直。 “常委会的最终议题清单和材料,我昨晚都看过了,也做了一些初步的调整和建议。” 郑仪开门见山,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那份蓝色的文件夹,双手递到邹侠面前。 “有几个议题,我认为风险论证不足,或者时机尚不成熟,建议暂缓上会,需要进一步调研和补充材料。具体的调整建议和理由,都附在后面了。” 邹侠接过文件夹,却没有立刻翻开。 他那双深邃的眼睛看着郑仪,语气平静无波: “你把经开区和组织部报上来的几个议题,按下去了?” 郑仪面色不变,坦然迎接着邹侠的目光: “是的,书记。” “腾飞二期项目,涉及大规模征迁和重大安全环评,现有报告对潜在风险和社会稳定隐患评估严重不足,对‘容缺受理’可能带来的程序漏洞和法律后果语焉不详,财政垫资的风险管控方案更是空白。我认为,在情况不明、风险不可控的情况下,贸然上会决策,是对市委、对明州发展不负责任。” “组织部提报的临港区分管经济副区长人选刘兴国,考察材料过于笼统,缺乏对其政商关系,特别是与四海集团关联度的专项评估。临港区目前是重大项目聚集地,用人必须慎之又慎。我建议组织部补充更详实的材料,确保人选经得起检验。”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理由充分,完全站在市委科学决策、审慎用权的立场上。 没有丝毫为自己辩解,也没有提及张林昨晚的到访,仿佛这一切决定都是他基于秘书长职责独立做出的专业判断。 邹侠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 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空调低沉的送风声和那极有规律的、轻微的敲击声。 压力无声地弥漫开来。 几秒钟后,邹侠的手指停了下来。 他拿起桌上那份郑仪刚递过来的蓝色文件夹,缓缓翻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