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窗外,零星的鞭炮声预示着新年的临近。 郑仪家的客厅里,却是难得的、真正的热闹。 暖气开得很足,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一种属于家庭的、暖融融的温馨。 郑仪的父母,从京城过来了。 两位老人穿着崭新的、明显是为了过年才买的深色棉袄,脸上带着长途旅行后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与儿子儿媳、尤其是与小孙子团聚的喜悦和激动。 郑父身材不高,但很结实,常年劳作在他黝黑的皮肤和粗糙的手掌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话不多,只是憨厚地笑着,眼神却不时地、充满慈爱地追随着满地乱爬的小孙子郑怀瑾。 郑母则明显要健谈一些,拉着儿媳秦月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京城的生活,说着小儿子郑浩在学校的情况,语气里满是为人母的骄傲。 而话题的中心之一,郑仪的弟弟郑浩,此刻正安静地坐在沙发角落里,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专业书,看得入神。 他比几年前郑仪最后一次见他时,明显瘦了些,也沉静了许多。 以前那个活泼好动、喜欢缠着哥哥问东问西的少年,似乎被京城求学的岁月磨去了不少棱角,眉宇间多了一丝与他年龄不太相符的沉郁和思索。 秦月在厨房和餐厅之间忙碌着,准备着丰盛的家宴。 郑怀瑾则成了全家人的开心果,一会儿扑到爷爷怀里要抱抱,一会儿又摇摇晃晃地去扯奶奶的衣角,嘴里咿咿呀呀地说着谁也听不懂的“婴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郑仪下班回来,脱下带着寒气的外套,看到这热闹温馨的一幕,脸上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放松而满足的笑容。 “爸,妈,路上辛苦了吧?” 他接过秦月递来的热毛巾擦了把脸,走到父母身边。 “不辛苦,不辛苦!坐高铁快得很!” 李秀兰连忙摆手,看着大儿子,眼神里满是欣慰和骄傲。 “倒是你,看着好像又瘦了?工作是不是太累了?得多注意身体啊!” “我没事,妈,好着呢。” 郑仪笑了笑,目光转向沙发角落里的弟弟。 “小浩,哥回来了都不打个招呼?” 郑浩这才从书里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脸上露出一丝有些腼腆的笑容。 “哥。” 声音不打,带着点书卷气。 “看什么书呢?这么入迷。” 郑仪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随手拿起那本书看了一眼封面——《全球气候变化与国际治理前沿》。 很硬核的专业书籍。 “随便看看。” 郑浩合上书,语气平淡。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参考书。” “嗯,不错,有钻研精神。” 郑仪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他能感觉到,弟弟的肩膀比以前单薄了些,但似乎也更坚实了。 “在学校怎么样?还适应吗?钱够不够花?” “都挺好的。” 郑浩的回答言简意赅,似乎不愿多谈自己的事情。 郑仪敏锐地察觉到弟弟情绪不太高,但他没有追问。 年轻人有自己的心事,很正常。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餐桌旁。 饭菜很丰盛,都是郑仪父母爱吃的家乡菜,秦月的手艺得到了婆婆的高度赞扬。 郑怀瑾坐在特制的儿童餐椅上,挥舞着小勺子,吃得满脸都是,引得大家笑声不断。 饭桌上,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未来的安排上。 郑父抿了一口儿子给他倒的酒,脸上带着满足的红光,开口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