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它们骨架高大,但骨骼上布满了细微的磨损痕迹,尤其看着马背上那些已经深深卡进了骨头缝隙之中的粗糙鞍座,以及磨损严重的拉车绳具,让司令员脸上心疼的都有些扭曲了。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 在夏司令员心里,这可都是他的兵啊。 钢制格栅一层一层的有序打开,前一批亡灵生物被安抚完毕,带离现场,后一批亡灵生物就会被放出来,继续以繁星亡灵法师们反复向这些智商不高的亡灵生物强化过的红色五星为标志,引导进入【安魂】法阵。 第三层格栅是新类别的亡灵生物,异种骷髅兵,铁皮僵尸, 第四层是血肉巨人,黝黑石像…… 本着不浪费运力的原则,陈默把这次从放逐之地搞到的亡灵生物,狠狠的塞了一批过来,东夏亡灵部队的编制陡然大幅度提升。 在信中,陈默同时表达了遗憾。 目前,瀚海领还没完全搞定那些无主的高阶亡灵生物。 低阶亡灵生物智商有限,相对好骗……不对,是好哄! 繁星世界的亡灵法师们经过耐心沟通,给予合适的承诺和待遇,本身就没有什么自主权的低阶亡灵生物就欣然接受了异位面劳务派遣的安排。 但是对于高阶亡灵生物那就完全不同了,没有亡灵领主的指令安排,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星域,这些自认为有脑子的亡灵,都选择留在已经足够熟悉,相对安全的繁星世界。 目前,放逐之地亡灵法师和亡灵生物的迁移还是一个持续且漫长的过程。陈默在信末乐观地表示,再给一些时间,瀚海领有信心,说服一批高阶亡灵生物,来为东夏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亡灵生物安顿完毕,最后就是被陈默郑重托付的“生命之树种子”和“生命泉水”。 这个当仁不让,被交给了实力最强的夏国科学院繁星生物研究所,由科学院郑远航院士亲自带队,准备对生命之树种子展开全方位的研究。 拿到这个传说中的神奇种子,研究所当然舍不得做破坏性研究,所以,先围绕着种子周围的能量场强度,灵力气息变化,各种大小仪器仔仔细细的测了几回。 等忙完了初步的资料记录,都已经是午夜时分了。 郑远航院士对数据显然不是很满意,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腰,老专家准备在研究所实的休息室对付一晚,明天一早接着测。 结果,身心俱疲,操劳了一天的老教授刚刚睡着,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来的是自己的十三号弟子,助理研究员余素淮。 很多老教授都有一个特别的门生,他或许资质平平,也没有多少背景,在一众天之骄子之中常常是最不起眼的那个,性格上甚至有些木讷和愚钝。 但只有这样的孩子,会在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弟子们振翅高飞的时候,默默留在老师身边,做着枯燥繁复的基础工作,做记录,打下手,准备器材、处理杂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一如孔门中“参也鲁”的曾参,所做的最大贡献是记录下了“子曰”,或者佛陀座下“执于多闻”的阿难,提笔总是一字不改的“如是我闻”。 说直白点就是——我老师这么说的! 余素淮就是这样的学生,操作手册上有步骤的,按操作手册执行,操作手册上没写过的突发事件,报告老师。 老院士迷迷糊糊的坐起身来,摸出眼镜戴上,看到是这个学生,也颇有些无奈。 “说吧,什么事?就不能让我多休息……” “老师,老师你看,它活了,它刚刚爬出来了!” 余素淮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把手中平板的屏幕递到郑院士面前,手指指向被放大的画面中的一抹微绿。 “什么?!你说什么活了?!”郑院士的睡意瞬间被驱散得无影无踪。 画面来自实验室内密密麻麻的摄像头网络中的一个。 按照安全条例,当核心实验室进入无人的休眠状态后,任何在非动物控制区域内出现的移动物体,都会瞬间激活监控系统的动态捕捉警报。 万一哪里跑出来一只昆虫污染了培养皿呢! 所以,当实验室内发生变故的时候,余素淮连滚带爬的敲响了老院士的房门。 郑远航摘下眼镜揉了揉,又戴上,眼镜都快压到屏幕了,瞠目结舌的盯着画面中央那个正在尝试“越狱”的小东西。 那是一株约莫六厘米高的小芽! 这株小芽的形态极为奇特,它的主体是两组宽大、肥厚的叶片,叶片边缘呈现出优雅的波浪弧,颜色是那种充满生机的、几乎要滴出水来的鲜绿。 这些叶片在动,上上下下的动,这株小芽就这样依靠宽大叶片的某种诡异的吸附,顺着玻璃箱内壁一点一点地向上“攀爬”! “这……什么时候开始的?” 老院士的声音有些沙哑,余副研究员赶紧回答:“三点,三点的时候警报响,我当时也很困,在值班室的小床上躺着,现场值守人员叫的我,说种子发芽了。” “我看到的时候,它已经全部展开了,然后就开始往外爬……” 老院士已经顾不上听细节了,他把平板往余素淮手里一塞,胡乱地披上外套,趿拉着鞋子就往外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