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萌芽的决策 东夏的承诺-《亡灵法师,召唤055什么鬼?》


    第(1/3)页

    世界树最后会长成什么样子?

    东夏没人知道,也无法揣测,他们只能从有限的资料和当前的现状两部分,尽可能的做出分析。

    资料的主要来源,是精灵一族的王庭遗产。

    尽管在精灵王城陷落时,精灵一族失去了大量的文献,但长老们多少转移抢救出了一部分,同时,作为长生种,他们也有着足够的时间去回忆和复写那些古老的典籍。

    陈默领主在繁星世界,目前算是精灵一族“牢不可破”的尊贵盟友,得以从精灵一族拍摄了很多的资料。

    但很遗憾,精灵一族是一个并不特别注重历史写实的种族,他们有着拿诗歌记载历史的传统。

    而那些充满了浪漫与狂想的诗人、歌者,在一个本身就光怪陆离的玄幻世界里,能编纂出何等夸张的故事,可想而知。

    比如,精灵的《暗月史诗》·残卷·第三歌节中,对世界树的描述是这样的。

    祂站立在时间褶皱的边缘,

    浓密的叶脉缠绕诸神的宫殿;

    一边托起旭日,一边揽住星海,

    光之精灵在天地间盘旋。

    ……

    冠盖将流云遮蔽在枝丫之下,

    每个树杈都挂着未启封的预言;

    巨龙不眠不休的飞过三个晨昏,

    才穿越半片树荫织就的疆界。

    ……

    矮人的巨斧在树皮上砍凿,

    三个纪元之后才看见汁液;

    巨人的长臂历经千年的攀登,

    仍未能触碰顶端新鲜的嫩叶。

    ……

    总之,这类留存下来的,与世界树有些关联的,超过两百段的诗歌,基本都是一个套路,吹牛逼,使劲吹!

    在这些个传奇史诗的描述中,东夏得不到任何关于世界树的真实有效的信息,反正你按字面意思理解,说世界树比繁星世界大都没毛病。

    专家组绞尽脑汁,试图从这些华丽的辞藻中找到一点真相,但最后越找越头疼。

    按照其中最保守的一句词,巨龙、三天、半片这样的“记载”,再结合其他资料记录的龙族可能的速度,估算出世界树树冠的最小跨度,至少也是东起无尽之海,南临白银公国,西越巨龙之脊,北临栖月国界。

    这毫无疑问是在扯淡!

    陈默在繁星世界收集了大量的官方典籍和民间传说,除了精灵自己,没有任何其他资料能够旁证这里曾经有过如此之大的一棵树。

    当然,这里面疑似还记录有矮人砍树的事儿,不知道是实指还是嘲讽,在历史上,精灵一族明明被人族坑的最惨,偏偏对矮人忿忿不平,冷嘲热讽,说不定有什么陈年旧怨。

    拿纯文学作品记录历史就这点好,你可以充分发挥想象,随便猜!

    而回到当前现状,东夏只能依托现有的这一棵【萌芽】,评估世界树幼体的生长速度。

    生物研究所的余素淮研究员站在巨大的数据屏幕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目前,【萌芽】的成长速度较为稳定,我们按照每五分钟为一个记录段,整体监测下来,波动极小,函数值俨然就是一条直线。”

    “假设【萌芽】按目前的成长速度保持不变,那么三天之后,将超过二十米高,冠盖一千三百余平米;一周后超过四十米,冠盖约五千二百平米。”

    “还是保持同样的生长速度,一个月之后【萌芽】就能成为蓝星树木第一高度,达到一百五十余米,树冠覆盖面积七万六千方,三个月后高度超过四百五十米,树冠覆盖超过六十五万平方……”

    “从隐藏的角度而言,二十天到一个月,【萌芽】的隐藏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以上为纯数据推测,在此过程中,【萌芽】的生产速度是否会增快,减慢,或者停滞,我们目前还无从判断。”

    “因此,留给我们提前处置的时间窗口,就在二十天上下!”

    一位科技部的大佬忽然心血来潮,开口问道:“按这个速度,多久能覆盖我国全境?”

    “额……如果真按这个线性速度推算的话,以我国的大概面积,整体覆盖约需三十五万六千天,九百七十余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