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亿美元! 在1999年,这绝对是巨额投资。 克利福德和安德森眼中都闪过惊喜,但都是老江湖,面上不动声色。 陆家贵继续道:“作为条件,我们希望获得相应的股权,并且,我们需要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价格优惠的铁矿石包销协议。” 接下来的谈判焦点主要集中在股权比例和包销价格上。 力拓与必和必拓虽然需要资金,但也不愿过多稀释股权,给出的初始估值偏高。 包销价格方面,虽然自家大股东肯定会有优惠,但对方也希望尽量靠近市场价。 陆家贵示意李千授和全鸿飞主导细节谈判,他本人则稳坐钓鱼台。 李千授和全鸿飞展现出极强的专业能力,详细分析了两家公司的资产价值、未来盈利预期和行业平均估值,据理力争。 张正伟则从协议法律条款和风险规避角度进行把关。 陆家贵偶尔在关键点上插一句话,往往能一锤定音。 他的态度很明确:价格可以稍微谈,但我们的核心诉求是拿到足够的、长期的、优惠的矿石供应权。 他甚至暗示,如果合作愉快,未来不排除继续增资的可能。 这种“不差钱”又“志在必得”的气势,给了对方很大的压力,也展现了极大的诚意。 克利福德和安德森私下交流后,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不仅解决了扩产的资金风险问题,还提前锁定了大额订单,降低了市场风险。 虽然估值上没有达到一些人希望的过高溢价,包销价格也给了一些折扣,但综合来看,这笔交易对公司长期发展利大于弊。 而且,引入陆家贵这样有强大华国背景的股东,对未来开拓华国这个巨大市场也极为有利。 经过几轮紧张而高效的磋商,最终协议达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