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大海也不再废话,立刻开始行动。 他找来一张图纸,拿起铅笔,凭借着脑海中对那个轴承的记忆和刚才观察到的残骸,迅速地绘制出了一张加工图。 尺寸、公差、材料要求,标注得清清楚楚,比原厂的说明书还要详细。 随后,他亲自去材料库,挑选了一块合适的特种合金钢。 “开动2号车床,给我准备几把新磨的白钢刀!” “淬火炉预热到850度,准备盐水!” “把那台高精度磨床给我清出来,我要用!” 一道道指令从李大海口中有条不紊地发出,原本还心存疑虑的老师傅们,此刻也被他这股专业和自信的气场所感染,二话不说,立刻行动起来。 整个维修车间,仿佛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战场,而李大海,就是唯一的指挥官。 车床的轰鸣声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拆卸的“叮当”声,而是创造的“滋啦”声。 火星四溅,铁屑纷飞。 李大海站在车床前,双手稳如磐石,眼睛像鹰一样盯着飞速旋转的工件和刀尖。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律感,进刀、退刀、切削、测量,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时间在飞速流逝,车间外,夜色渐深,又渐渐泛白。 早班的工人们陆续来到工厂,看到维修车间灯火通明,机器轰鸣,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当他们听说李大海正在为了修复铸造机,通宵达旦地手工制作核心零件时,所有人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的天,这李大海也太牛了吧?不光能找出毛病,还能自己造零件?” “这才是真本事啊!比那些只会动嘴皮子的专家强多了!” “咱们厂有救了!有救了!” 议论声中,充满了敬佩和期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