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最长的一日(上)-《战地牧师日记》


    第(2/3)页

    兵油子咽了口唾沫,又把手收了回来“额,好吧,你先留着…”

    “这是神父让我做的。”大个子瓦西里闷闷的说了一句。

    “谢谢,瓦西里,你的工具可以给我看看吗?”秦浩伸手过去,名叫瓦西里的男人又变回拘谨的样子,他双手捧着小斧子递到了秦浩手中。

    用手弹了弹,薄薄的斧刃发出清脆的响声,秦浩微笑着把它又递了回去。

    “真是一把不错的武器。”

    这不是恭维,上一世,秦浩亲眼看见这名叫瓦西里的士兵,用这把短斧砍断了两个德国兵的脖子。

    俄军士兵整体素质确实不如德军,但是这片营地有将近两千人,基数一大总会有些另类,这几个人就是上一世战场上发挥出色的家伙。

    瓦西里.拉斯科尔尼科夫,老家在波罗的海库尔兰地区,木匠,半文盲,手中的斧子既是他平日里劳动的工具,又是战斗时的武器。

    不知道是不是有北欧血统,这个将近一米九的壮汉抄起斧子时的威慑力明显要比拿枪的时候大,那一夜他嚎叫着抄起斧头和德军肉搏的景象还真有种维京战吼的意思。

    不仅仅是他,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本事。

    诺沙耶夫,列兵,服役五年,投掷手榴弹的高手。正常士兵使用木柄手榴弹,50米的精准投掷就算是极优秀(不光远,还得命中),而这个家伙不单能把手榴弹投到70米以外,还能保持一定的准度。据说他这一手是小时候给地主老爷放羊时候用石头练出来的。

    伊戈尔,列兵,服役三年,重机枪弹药手,力气很大,那天晚上马克沁机枪阵地挨了两发迫击炮后,他代替原射手开火,至少扫倒了一个班的德军。

    伊万诺维奇·科兹洛夫,电话兵,几个人当中唯一识字的,自称会修理车辆和使用无线电,但是没有机会——这几样俄军现在都没有。

    最后一个人是熟人,曾经的菜鸟医护兵,萨沙,老家在圣彼得堡,秦浩目前的学生兼小迷弟。

    这些人就是秦浩给自己找的班底,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共同点是对自己这个黑衣神父,有崇拜,甚至盲从的情绪。

    当然,不能直接告诉他们来是打仗的,秦浩临时想到了一个理由。

    “好吧,各位都到齐了,我需要你的帮忙。”秦浩沉下声音,抬手画了个十字,脸上又换上了那种神圣的表情。

    “大家都知道,这两天,我们有很多身边的朋友永远的离开了。”

    说到这里,身边的几个人脸上都出现了黯然的神色,尤其是医护兵萨沙隐隐有些自责。

    抗生素能有效的控制感染,但毕竟不能真的起死回生,重伤员中还是有一部分人没能坚持到最后,而尸体就停靠在阵地的后方等着集中下葬。

    “我打算为阵亡士兵做一次大型的终祷礼,需要做一些准备,因此我找你们来帮忙。”

    “瓦西里,我需要你为我做一个大号的十字架,黄昏之后我就要用,可以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