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也不怪扶苏惊讶。 实在是姜承奕的操作太过于惊人了! 扶苏这次带来的典籍有足足二十余本。 其中除了后世常谈的《论语》《孟子》四书中的两本。 与《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五经的原型以外。 还有一些七零八落的孔孟言论之类的手抄合订本。 在这个时代。 五经中的大多数还未进行过归纳总结,也并未汇编成书。 它们还都没有被赋予这些名字。 只能说。 每一本书里的言论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内容去记录的。 也就是说。 就算是久负盛名的大儒亲自前来,都要先一本一本去看里面的内容。 才能从而确定这本典籍的核心内容。 然后才能确定这本书里的话,到底适不适合用于科举考察。 可姜承奕仅仅是随便翻看一句话,便能确定一本书到底有用无用。 只是几个呼吸的时间。 他便快速将所有的有用的书和无用的书分隔开来。 这一点让扶苏看得大为讶异! 因为姜承奕不光挑选得快。 而且挑选出来的有用的书,也和当代大儒所认定的一点儿不差! 正是儒家学派现在公认的。 整个儒家流传到现在的,最具有价值的书籍! 不过他很快便平息了自己的惊讶。 姜承奕之前就展现过自己的学识,想必也是从小就有大儒指导的。 因此或许也同样早就看过这些经典著作了。 能快速将其区分出来倒也不算是什么难事。 最为重要的。 还是给其中某些让儒家大儒们都无法确定真正含义的或是高深、或是晦涩的语句做出注解。 而姜承奕并未注意到扶苏的心态变化。 他只是全身心投入到了对经典的注释之中。 “寻常的语句我便一笔带过了。” “若是有你看不懂的语句,就张嘴问,我就给你写仔细点。” 姜承奕说了一句。 便开始给自己挑出来的书做起了注释。 他此刻是当真有了几番后世对自己学生谆谆教诲的为人师长的模样了。 扶苏虽然依旧觉得。 姜承奕肯定做不到解决他们整个儒家团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毕竟孔孟能被称之为圣人,他们的思想自然也都存在一些高深莫测的地方。 就一定会让后人有所不解。 姜承奕若是都能解出来。 那不就成了当代儒道至圣。 文曲星下凡了吗? 但想归想。 他还是点了点头。 毕竟姜承奕也是他打心眼里认定的老师。 他总得给自家老师一些面子不是? 姜承奕第一本批注的是《孟子》。 孟子所在的时代和大秦更为贴近,说话也更容易理解。 因此这本书前面的文段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但在看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段落后,扶苏便指了指这句话: “老师,这句话,在儒家学派内部一直有两种解读方式。” “其中一种是在强调要延续传承,一种则是说没有子嗣才是最大的不孝。” “这句话,应当没有考校人才的能力吧?” 听到扶苏的话。 姜承奕并不意外地点了点头。 这是《孟子·离娄上》的内容。 一直到现代,都还在被相当大的一部分群体所误解。 他淡淡道: “三为虚数,而前文已经讲过几种不孝之举,比如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家贫不仕不养父母、不娶无子绝先祖祀。” “无后既然为最大的不孝,那便一定不在这些并列的不孝之举当中,也就不会和前文所提到过的不娶无子相同。” “因此这个无后,就一定不是字面之上的没有后代之意,因此还是在强调要将祖辈的传承延续下去的。” “比如胡亥让大秦二世而亡,就是无后!” “因此,若是解释通顺,可以选拔出能找准自己位置,责任感强的士人!” 姜承奕先是解释,随后又是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让扶苏瞬间就明白了这句话原本的意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