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扶苏恍然大悟,差点热泪盈眶。 他自己都没想到。 这些儒家典籍里,竟然藏着如此之多能考校人的品性和治国之策的宝藏! 他就知道。 自己所热爱的儒家思想定然不可能会有那般趋炎附势的糟粕! 而在注释完这句最为难以理解的话后。 姜承奕便迅速将之后的话也都注释完。 然后将写着《礼记》的竹简分成了三摞。 见状,扶苏不解道:“老师,您这是?” 姜承奕笑了笑,解释道: “这本书你也看到了,太过冗杂,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所以不如将其拆分为三部。” “第一部,所讲述思想变化,名为《大学》。” “第二部,则是讲述礼仪,便名为《礼记》。” “第三部则是融合了一些道家思想,讲述人情世故与进退的尺度,我便将其命名为《中庸》!” 姜承奕提前一千年,将整个礼记做出了拆分。 拆分出了后世四书五经的经典框架。 这一下让扶苏愣在了原地。 久久说不出话来。 之前他再怎么崇拜姜承奕,也都觉得他只是文采斐然,满腹经纶。 最多也就只是到当代第一大儒的位置上。 可也只是“寻道”之人。 可现在。 姜承奕居然从一本书中拆分出了两本书、 甚至还是两本主题极为明确的书! 这种做法,其实是“悟道”,也叫“创道”。 也就是说。 姜承奕此举,已经让他从一名寻常的大儒,转变成了真正的儒家圣人! 是完全足以比肩孔孟的! 扶苏知道。 姜承奕一定是真正的文曲星下凡。 才能做到在诏狱中传道! 要知道。 悟道这种事情,只有几千年后的王阳明,才在龙场当中展现过一次! 但现在,却被姜承奕展示在了大秦的诏狱当中! 不过扶苏来不及感慨这么多。 他又问道: “老师,您想好别的书的名字了吗?先生的注释简单明了,定然会成为千古范本!” 姜承奕倒是没理会这吹捧,只是指了指之前的书: “这本主要是写诗的,就叫《诗经》。” “那本主要是写天地之道的,就叫《周易》。” “那本是孟子写的,就叫《孟子》。” ...... “这本是孔子写的,就叫......” 姜承奕最后指了指其中一本。 “就叫《孔子》?” 扶苏问了一嘴。 “不,就叫《论语》吧。” 扶苏瘪了瘪嘴,暗戳戳对姜承奕随心所欲的起名方式表达了一下不满。 心中却是极度兴奋。 自此。 四书五经的雏形,便在姜承奕手中。 比历史早将近千年,诞生在了这个世上! 有了这样完整的补充。 儒家要超越法家,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了! 扶苏今日收获满满。 他虽然还没从姜承奕的文才当中缓过神来。 但眼看姜承奕今日的放风时间也快结束了,他便只好拱了拱手道: “学生已安排好了专人每日给先生送来美食和美酒。” “老师,等学生下次回来,便叫扶苏向陛下求一处封地。” “届时学生定然会把您救出诏狱!” 姜承奕看着认真的扶苏,沉吟片刻。 “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