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老师何出此言?难道学生的这个想法不对吗?” “在政治方面,精盐可以成为一个统治的工具。” “将细盐卖给更多人,这样市场当中就会多出一个新的产品,能更加维持市场的稳定性和经济的稳定性。” “同时那些吃到细盐的人,也会对大秦更加尊重一些,也能维护治安管理,得到民心所向!” 扶苏刚发问。 蒙毅就一边抱着一大堆硝石跑了过来,一边用手肘碰了碰扶苏: “你让开,别当在这儿问东问西,耽误先生做冷饮!” 闻言,扶苏一脸幽怨。 他很想问蒙毅一句,他明明是父皇安排来给他做护卫和副将的。 怎么现在反倒是事事都以姜承奕为先了? 不过想归想。 扶苏还是乖乖地让开了一条道。 毕竟他也对姜承奕所要制作的“冷饮”极为好奇。 而姜承奕则是一边从蒙毅手中接过硝石,捣鼓了起来,一边问道: “你还记得我之前给你讲过的《国运论》当中的内容吗?” 问出这个问题的姜承奕其实是有些无奈的。 诚然,白黎的进步的确很大。 和他们二人初次见面时的那个腐儒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但是由于他浸淫儒家思想太深的缘故,这次问出的问题也的确有着一些儒家的底色。 所以他想要给白黎解释这个问题,就得先回到最开始所说的“国运论”当中的内容。 而姜承奕话中问题一出,就让原本热得有些蔫了的扶苏眼中登时闪出光来。 他当然记得! 实际上《国运论》一直是他极其想要学习的一个内容。 只不过后来大秦突发事件实在太多,他一直在被时势推着前进,便也来不及问。 这也导致。 他一时间甚至都有些遗忘了这本书的存在。 现在姜承奕忽然提起来,似是有给他接着讲下去的意味。 所以他便重重点了点头。 姜承奕眼都没抬,却仿佛看到了扶苏的动作,继续问道: “那你总结一下,《国运论》当中讲的国运兴衰的定律有哪些?” 扶苏想了想。 之前姜承奕分别在以炼丹寓治国讲述制度问题时、讲述民生问题时和官吏管理问题时提到过国运论。 而这些他都已经在夜深人静时自己偷偷总结理解过了。 所以姜承奕问出这个问题时,他胸有成竹。 他便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