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徐闻先向周围为他说话的举人抱拳致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说这么多还是为他,这个人情他要记下。 随后才看着朱清继续说道:“若在下主政兵部,当向陛下建言,令燕王殿下选精卒壮马抵大宁,会合宁王兵马,沿着边墙侦察鞑子军队的位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突袭。” “同时,为避免北平、大宁两地防御空虚,命周王殿下率河南都司的精锐部队前往北平边塞巡逻,如此双管齐下,定可转危为安!” 此话一出。 朱凡跟朱清两兄弟顿时眼睛一瞪,宛如见到鬼魅一般震惊的盯着徐闻。 这个结果简直就是当头一棒。 因为他皇爷爷就是如此决策的! 去年的时候,宁王朱权汇报此事,说恐有鞑子来犯。 朱元璋担心鞑子设伏,于是命燕王朱棣会同宁王朱权率兵北上,沿着河套边墙巡逻,步步推进。 不久之后,朱棣在彻彻儿山遭遇鞑子,大战一番后擒其首将孛林帖木儿等数十人,一路追杀到兀良哈秃城,又遇到一批蒙古鞑子,再战再捷,后班师而还。 这场战斗,朱高煦也参与了,随父亲朱棣出兵塞外,斩杀鞑子,引以为豪。 因此拿此事考验徐闻。 没想到,这徐闻竟然还原了朝廷调令! 要知道,此乃军事机密,只有皇帝、燕、宁、周三位藩王,以及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高层知晓。 旁人不得知。 徐闻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丞而已,断然接触不到这种机密。 但他居然能完美的推算出!简直可怕! 若非两人来头惊人,可以肯定事情没有泄露,他们都要怀疑徐闻是不是在哪里听过这个处理方法了。 “经世之才!”两人的脑海中同时浮现出了这么一个念头,彼此也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却不知徐闻是县丞,每天有阅览朝廷邸报的习惯,而且他主管清平县粮草。 根据朝廷粮草运送路线,他大概推断出了朝廷出兵路线。 结合历史上明初的塞边制度,以及燕王巡边的历史事件,徐闻大概推断出,此战是燕王朱棣带队,周王协助防守北平。 大明初期,是九大塞王节制边军,所有军事命令,也都要藩王执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