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能端着酒碗,大声道:“哈哈,你们不知道吧,白沟河大战之时,我军狼狈,是徐先生掐指一算,李景隆必有一劫,让我们等着躺赢!” “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就在两军交战的关键时刻,李景隆的帅旗竟被大风吹断了!南军大乱,我军趁势掩杀,大破六十万大军,斩敌十万之众呐!” “竟还有此等奇事?”不知情况的将领脸上露出惊色。 只等手段,这他娘的还是人吗? “徐先生不愧是在世诸葛啊!” 众人一阵吹捧,抢着过来敬酒。 徐闻淡定的压了压手:“低调,低调!不过小道尔,白沟河一战皆赖燕王殿下天命所归,来,咱们一起举杯,共敬燕王殿下!” “敬燕王殿下!” “天命所归!” 众将高呼,一口干了碗中之酒,皆畅快大笑。 徐闻三言两语便将目光引到了朱棣那儿。 他可不想成为焦点,人红事多,不知多少人在暗中红眼。 就说妖僧姚广孝,自徐闻加入燕军后,他那位军师几乎天天打酱油。 徐闻隐隐感觉老和尚有点嫉妒自己了。 连出家人都如此,何况其他人? 还是低调为主。 “徐先生?可是清平县的徐闻大人?” 一道声音出来,却是纪纲在门前晃荡,偷偷打量着徐闻。 待看清楚面貌,纪纲大喜:“果然是您啊徐大人!小人是纪纲啊,不知您是否记得?” 徐闻冲他点了点头:“记得,自然记得,纪兄弟进来喝一杯?” 纪纲看了下厅内众将,没敢进来。 他如今的身份是朱棣亲兵,在门外站岗,不得随意离岗。 “徐先生认识那个纪纲?”朱棣看向徐闻,好奇道。 徐闻点了点头,道:“数年前有过一面之缘,是因为一桩案子,与纪兄弟结识。” 提起那案子,纪纲脸色微变,好在徐闻没有细说案子,否则他在燕王面前可就丢死人了! “徐先生年纪轻轻,人脉通天,难得难得!”朱棣哈哈大笑,不得不服。 到哪都有徐闻认识的人,真他娘的奇怪! 这徐闻也不过才区区二十岁出头啊! 酒足饭饱之后,朱棣提审山东参政铁铉和几个山东官员。 郑耀先带人将他们提来,转身指了指铁铉:“王爷,此人便是铁铉,还请王爷定夺!” “郑耀先,你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通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