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徐谦眉头微皱,上前一步,低声劝道:“父亲,废帝……已非民心所向。” 徐闻示意他稍安勿躁,肃然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此乃祖制,不可违!”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仿佛重锤敲响朝堂! 朱祁镇怔在原地,有些发懵。 他完全没想到,徐闻竟真的会推他回位。 他以为自己是个陪衬,是徐闻用来显示宽仁的棋子。 可现在,他真的要登上皇位了? 朱祁镇看着徐闻,眼神变得复杂,这个一手废他,一手立景泰的权臣,竟又要还他皇位? 他到底图什么? 而朱见深站在一侧,神情微动,却没有出声,只是默默望向徐闻。 下一刻,徐闻回头,轻轻拍了拍他肩膀,示意他淡定。 朱见深低头应声:“儿臣,遵命。” 殿中,徐谦终究低下头,深深一拜:“既为越王所择,臣等遵命!” 随后,百官亦纷纷一拜:“臣等遵命!” 有聪明人,悄然醒悟,瞬间明白了越王的用意。 皇位的稳定传承,对于大明这样的大一统帝国而言,至关重要。 而自太祖开国以来,嫡长子继承制度便是大明立国之基。 洪武之后,洪熙帝朱高炽、宣德帝朱瞻基、正统帝朱祁镇,皆是嫡长之子继位,政权交替虽有风波,却从未造成国本动荡。 朱允炆被夺皇位,是因自废羽翼、玩脱了权术。 汉王朱高煦造反,完全是靖难之役的余波,有其父必有其子,有样学样,非制度之弊。 徐闻今日推动朱祁镇复位,看似出人意料,实则深谋远虑。 他要做的,是维护大明嫡统不乱,保证皇权的“名正言顺”。 更重要的是,朱祁镇一旦复位,便可册立其子朱见深为太子,名正言顺的继承大位。 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正言顺对皇帝来说,太过重要,从根本上解决内乱。 强大帝国的崩溃,往往始于内部裂痕。 只要大明上下同心,继承有序,江山便能长久安稳。 徐闻,正是这秩序的守护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