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寿宴正席即开,徐家女眷也纷纷入席。 她们或从内侧坐于屏后,或依规礼立于女眷席中,既不喧扰,也不失体面。 而在这众多闺秀之中,最为瞩目的,莫过于一位身穿绛红织金团花长裙的少女。 她步履轻盈,容貌清秀,行止之间,自有一股与年龄不相称的沉静大气。 她就是武郡王徐华的嫡亲孙女徐冉,年方十五,名动京师。 尽管不是皇家宗亲,徐冉却自幼生长于越王府中,承徐家家学,性情温婉,举止端方,被誉为“京师第一才女”。 此刻,徐冉缓步至堂前,手执白瓷描金盖碗,长揖之后双膝跪地,轻声道: “曾孙女徐冉,奉茶一盏,愿老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徐闻望着眼前这个乖巧稳重的孙女,脸上满是笑意。 他接过茶盏,却未即刻品饮,而是微侧头,目光不动声色地望向皇帝所坐之位。 自徐冉踏入堂中那刻起,成化帝便始终注视着她。 不是君临天下的冷冽审视,而是一种压抑不住的、久别重逢般的温柔。 那一袭熟悉的绛红长裙,低眉浅笑的神情,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睛,仿佛把朱见深带回数年前的冬日。 他尚为沂王,寄居越王府,一身孤寒,性子寡淡,每日为书卷心忧。 却总有一个小姑娘会在墙角候着,为他送来热茶糕点,替他解闷讲书,陪他一起玩耍。 那是成化帝一生中,最孤独、也最不孤单的日子。 “冉姐姐……” 朱见深几乎脱口而出,声音极轻,但在满堂静谧中格外清晰。 文武百官闻言皆是一愣,随后堂中微哗,不少人悄然交换眼色,低声私语。 世人皆知,当年陛下尚为沂王时,寄居越王府多年,与徐冉一同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如今,天子年十四,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满堂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朱见深察觉四座波动,回神后略有一丝羞意,眉头却并未皱起,反倒抿唇一笑,坦然看着徐冉,眼中多了一层清晰明白的执念。 而徐冉,听得“冉姐姐”三字,脸颊顿时晕红,却仍端坐不动,只是轻轻低下头,不言一语。 一众官员在下面看着两个小年轻。 看来皇帝确实动了结亲之意,而这亲,便是要与越王府联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