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不是没看明白。 在他看来,大明这几年早就开始蠢蠢欲动,想在东亚扩张势力。 这次送来通牒,不过是为了找个出兵日本的借口罢了。 朝鲜国就是前车之鉴。 明面上说是“教训藩国”,实际上呢? 一支兵马开过去,朝鲜就成了大明的属地,连国号都抹除了。 更何况,现在的倭寇,根本就不是“日本人”一家的锅。 早在几年前,日本这边的九州大名们就议论过。 大明的沿海乱得很,那些海寇里头,很多压根就是明国自己人乔装打扮,披着“倭寇”的皮,在自家地盘上烧杀抢掠。 可大明不会承认这一点,他们需要一个“敌人”,一个可以让百姓信服、可以堂而皇之挥师东进的理由。 听到这层传言,足利义政心里的疑云彻底散去。 他已经明白,大明这一纸通牒,其实是一封“战争通知”。 “他们想吞掉我们?没那么容易。” 足利义政面色阴沉。 想当年,元朝三次渡海,出动几千艘战船、十几万大军,不也一样败在大日本的神风之下? 蒙古那么强,也没能占领日本。 凭你大明,真以为说打就能打得进来? ...... 第六日清晨。 一名京都派来的武士带队前来护送,说“将军府允准接见”,并请大明使臣沈廷章单人赴京,其他人原地待命。 大明使团一片哗然。 “这是要拆我们人吗?”随行翻译忍不住低声抱怨。 沈廷章却点头应允,拱手答道:“主辱臣死,国辱臣往,大明脸面,总不能折在港口。” 当日午后,沈廷章换上朝服,随日本武士启程,步入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直向京都而去。 沿途所见,沈廷章暗暗鄙夷:农田荒芜,路上尽是衣衫褴褛的百姓,偶尔遇到几处小村,气氛诡异,大门紧闭,犬吠不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