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一身朝服未解,坐在营帐中写信,准备将这场会谈的细节,密报传给大明内阁。 不远处,随行护卫正轮流站岗,气氛一如既往地沉稳。 午夜时分,一阵极轻的破风声划过营帐外的屋脊。 紧接着,一抹黑影从屋顶掠下,身法迅疾,手中短刃泛着寒光,直扑沈廷章营帐。 守夜的侍卫刚发现异常,一人便中刃倒地,尚未出声。 另一人反应迅速,高声大喝:“有刺客!” 喊声惊动四周,火把瞬间点亮,营地乱作一团。 沈廷章推开案几,冷静退后三步,抽出短剑。 他虽然不是武将出身,但常年出使,各种生死场面也见多了。 刺客一身黑衣,手法干净利落,显然是受过专门训练。 此人并不恋战,眼见一击不中,转身便逃,纵身跃上屋檐。 几名侍卫飞身追击,火把如流星般在夜色中闪烁。 可惜那人极为熟悉地形,几步之间便没入后巷黑暗,再不见踪影。 大明使臣被刺,震动京都。 第二日清晨,将军府派出专人前来道歉。 表面上是慰问,实则是查探反应。 沈廷章没有表现出愤怒,只淡淡地说:“昨夜险些死在贵国土地上,若非运气好,大明可能就少了一位使节,也可能会多一片国土。” 身为使臣,他熟知华夏外交使,很羡慕大汉使臣那种悍不畏死,以自己性命为国家换取大量领土的行为。 可惜,昨夜的刺客不给力,太废物了! 沈廷章甚至都想自己拔剑自刎,甩锅给刺客。 接待官尴尬赔笑:“我将军震怒,已派人彻查,誓不轻纵凶手。” 很快,京都街头传出风声:这次刺杀,不是小偷,不是海寇,而是冲着大明使者来的。 顿时各方大名纷纷警觉,怀疑彼此。 传言四起。 有人说是岛津家所为,因为他们控制九州南部,与倭寇关系密切,最怕大明干涉。 也有人怀疑是细川家,因为他们对幕府不满,早有自立门户之意,或许想故意挑起战端,好借机搅乱局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