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自从完成对江南士绅阶层的整顿,以及推动新式商税制度之后,大明朝政坛一度回归清明。 那是将近一年前的事了。 这一年来,江南士绅被连根拔起,原本依附于他们的地头势力与海寇也因此失去依仗,如无头苍蝇般在沿海横冲直撞。 他们失去了“义士”之名,再无可供遮掩的外衣. 如今,彻底堕为真正的盗匪。 温州郊外,三十户民宅被焚为灰烬; 宁波港内,官府的盐仓被彻底洗劫; 更有甚者,有贼人乔装成海商混入市井,夜间悄然出击,袭击沿海乡镇,焚学塾、屠渔村,鸡犬不留。 一位从福建被劫村庄中救出的老人,披头散发、浑身血污,跪在军前,声泪俱下: “倭贼屠我妻儿满门!我求陛下,莫讲仁义道德,也莫再讲诏安招降,杀过去,杀到他们老巢去!” 老百姓的愤怒,如怒涛般在南方蔓延开来。 他们不再相信招抚,不再信任谈判,眼中只有一条路:挥军东进,征讨倭邦! 民意在身,首辅徐谦上疏言道:“倭患一日不除,我海疆终不得安宁!” “自太祖皇帝立国起,便施海禁以固疆界,然则百余年来,东夷愈发猖獗,今我大明国力正盛,若再忍气吞声,只是白白耗费钱粮,不若主动出击,荡平外夷,还天下一个安宁乾坤!” 成化帝朱见深听后,沉吟许久。 次日,召越王徐闻入殿密议。 这位九朝老臣,虽八十余岁,白须如雪,却仍目光炯炯,精神矍铄,毫无衰老之态。 徐闻记得,早在一年前,大明便向日本下达警告,让他们一年之内解决倭寇之患,否则大明将陈兵日本。 如今细算日子,也差不多到时间了。 于是,徐闻建议再次派遣使团出使日本,递交最后通牒。 此次使命,仍由礼部郎中沈廷章担任。 朝会散后,皇帝回宫途中,走至御花园边的小道,突然问道:“相父,倭人真会屈服通牒吗?” 徐闻闻言,只微微一笑:“通牒不是给他们看的,是写给天下人看的。” “以倭人之秉性,倘若我大明不出兵,他们决不会真心剿灭海寇,对他们来说,海贼扰我江海,便如养虫咬敌墙,岂不乐见其成?要他们真动干戈,自废羽翼,那代价,远比他们所能承担的高得多。” 朱见深沉默良久,蹙眉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徐闻郑重拱手:“老臣此举,不过是为东征日本寻个借口,东南之患,不可再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