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大批浪人四散避祸。 一些南逃至奈良,一些北上至若狭,还有一部分干脆在夜里投奔明军,混入协军,打着“合作”旗号换活命。 更多人开始自相残杀,为抢地盘和避难粮仓而斗殴成风。 京都城外围,已乱成一锅粥。 就在京都朝廷还在吵,浪人自乱、僧兵观望之时,大明军队已迅速出动。 徐明在大阪设立新前线司令部,下令各部人马北上京都。 与此同时,徐闻亲率十万主力大军自山阳道北上,沿着琵琶湖东进,目标,近江! 近江是京都东部门户,是通往中部、北陆之关键要塞,一旦明军拿下此地,京都将被包夹两面,彻底失去外援通道。 于是,大明协军先锋部队率先出动。 这些协军多是投降的日本旧兵,他们打头阵,熟悉地形,被强迫冲锋。 “大明军旗在后,你们跑,我们开枪。” 他们只能向前。 火器营紧随其后,藤牌营侧翼包抄,水军则绕行琵琶湖,派小舰队顺流而上,一路劫桥夺渡。 短短七日,明军连下堅田、唐崎、草津三城,沿湖一线尽入掌握。 近江藩的旧主浅井家试图组织反抗,但面对连珠火铳、旋膛炮,一战崩溃。 京都震撼,最震撼的,却不是足利将军本人,而是其下面的东军诸侯。 原本他们还想抱团抵抗,但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犹豫。 有大名开始暗中派人联络大明海军,表示“愿意献粮开城,换自保”。 另一位旧幕府势力的家老偷偷下令:撤家眷,封金库,准备跑路。 京都的东军,出现明显分裂: 一派坚持“死战”,多为老将、世家; 一派主张“投降保家”,多为中小藩主、边境势力; 还有一批干脆跑路,带着家眷逃往关东。 东军的统一战线,正在裂解。 此时的室町幕府,处于战国前夕,幕府统治力低下,许多地方上实力强大的大名,压根不鸟室町幕府,割据一方。 想要号召他们勤王,幕府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内殿会议,群臣散漫。 殿中坐着数十人,分别是来自各地的守护、奉行、旧臣与武家代表。 名义上,他们是室町幕府的忠臣; 实际上,大多数人心已飞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