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正是。” 山名宗全不慌不忙地继续:“据情报,明军主帅越王徐闻,年已八十三,虽年老却掌兵权,威望极高。” “若以皇女下嫁,以天朝礼节缔盟,明军未必不退。” “你疯了!”宫廷侍从高喊:“这分明是将皇女送给明国老头的当小妾!” 在日本,天皇的女儿是内亲王,地位崇高,怎么能给明国越王当小妾呢! 简直就是国耻! “可若不送,京都就是下一个火炉!” 山名宗全回头反问:“你们愿意眼睁睁看着京都烧成焦土?” 这时,天皇神色一变,轻声道:“朕……有养女,名唤观心,年二十有余,尚未婚配,出身高贵。” 群臣哗然:“陛下,万万不可啊!” “若观心女王下嫁,天朝体面无伤,我朝却颜面扫地!” “可和平在前。”天皇语气低落:“若徐闻不娶,可嫁其孙徐林。” “观心一生,为国为民,如此牺牲,尚不辱日本皇室血脉。” 这番话虽轻,却字字压心。 殿中一时间安静了。 有人低声说:“这主意……也许可行。” 有人冷笑:“反正京都再打下去,连女人都活不了。” 有人低头叹气:“天皇如此体面开口,我们还有什么话说。” 就连刚才还叫嚣着“宁死不降”的年轻将军,此刻也沉默不语。 御前会议最终定下三项议和条件: 割地:将九州南部与对马岛割让予大明,以示诚意; 赔款:由皇宫、幕府、大寺院共同出资五百万金,用于补偿明军征战损耗; 和亲:派遣皇女观心,或为越王妾,或嫁予徐氏子孙,结亲缔盟。 割地、赔款、和亲三策并行。 天皇当场亲笔书写诏令,封好檄文、地契与观心画像,由右大臣藤原兼晴率团,连夜出使明军营帐。 ...... 京都议和达成的第三天,日本使团终于踏上出使大明大营的路途。 这支队伍由右大臣藤原兼晴亲自带队,身份极高,堪称皇城中最德高望重的老臣之一,专责处理朝廷外交事务。 随行者众多,护使三十人,女官十余人,车马浩浩荡荡,从琵琶湖南岸绕行,向着大明军营靠近。 队伍中还有一个特别人物,大明使臣沈廷章。 这位原本是代表朝廷与幕府谈判的使节,半年前被幕府扣押,软禁在西军军营中,如今作为“诚意之礼”由日本方面亲自释放。 放人的不是别人,正是西军首领山名宗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