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三通鼓响过后,江瀚吐出一口浊气,虚抬右手: “免礼平身。” “谢汉王!” 众人这才起身,垂手肃立。 此时,一旁的礼官再次高声唱喏: “诵王上即位诏书!” 赵胜应声出列,从礼官手中郑重接过一卷明黄色的绸缎诏书,面向众人,深吸一口气,高声朗读起来: 维王八年,岁在乙亥,八月仲秋,朔越癸丑。 汉王谨昭告于皇天后土、日月星辰,并谕川中臣民知之: 嗟尔大明,自太祖高皇帝龙飞淮右,扫荡胡元,开日月之新天,已历二百六十七载。 然至今日,运祚倾颓,纲常崩坏。 当今昏主,居深宫而不知民瘼,信阉竖而自毁长城。 朝廷衮衮诸公,饱食终日,只知盘剥以充私囊;官府层层胥吏,如虎似狼,唯务催科以媚上官。 更兼强征加派,视黎民如草芥;纵容宗藩,刮四海如饴膏。 遂使九州板荡,四海鼎沸,饿殍塞道,死者枕藉。 朝廷无道,忠良寒心;将士泣血,何以求生? 吾本延绥一小卒,出身寒微。 见苍生倒悬,愤奸佞盈朝,故而振臂一呼,提三尺剑,举义旗,聚各路豪杰。 非为富贵计,实则为万民求生解厄。 自陕及晋,转战豫蜀,旌旗所指,所向披靡。 全赖将士用命,臣工齐心,方克定成都,收取巴蜀。 今奉天命,顺民心,于成都晋位汉王。 谨此布告海内,咸使闻知。 自今而后,凡我治下,官清吏明,税赋有度;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庐;士农工商,各安其业。 有贪残害民者,必以严刑峻法惩之,虽亲不贷! 诏书文字铿锵有力,历数明廷罪状,阐述起义初衷,宣告新政纲领,听得殿内众人心潮澎湃,尤其是跟随江瀚已久的诸位将领,更是激动得握紧了拳头。 等赵胜宣读完诏书后,江瀚随即开始宣布新的制度改动和人事任命。 政权草创,整体框架暂沿明制,但设为八部。 “户部、礼部,由赵胜统领,负责钱粮周转、礼仪教化及部分低级官员铨选。” “农部,由李兴怀执掌,专司农桑水利,粮储救灾。” “工部,仍由庄启荣牵头,营造军械,兴办工坊。” “学部,由王承弼负责,开科取士,兴办学堂。” “刑部,由薛志恒管辖,刑断审核、冤狱平反。” “至于吏部、兵部.” 江瀚顿了顿, “暂时空缺。” 殿内的一众文武很清楚,人事和军权是命根子,汉王肯定不可能轻易放下来。 其余如都察院、大理寺等机构长官也暂时空缺。 先把衙门建起来,等以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再做调整。 军中各级将领、掌令官以及粮税司等直属机构人员,也各有封赏升迁。 对于领兵大将,职官上暂仍称参将,但江瀚允诺扩军后即可升任总兵,独镇一方。 此外,他还重新设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首批将先行赏赐子爵、男爵等爵位,以酬功臣。 赏赐是要慢慢给的,免得以后各级将领再立下功勋,赏无可赏。 对于广大基层士卒,江瀚更是出手豪绰。 凡是入川以前跟随他的战兵,每人发足三十六两银子,算下来就是整整两年的饷银。 入川以后,从各地征召的民兵因为已经发了田土的关系,所以每人赏银十两。 殿外得知消息的卫兵们闻言,无不欣喜若狂,差点没当场跪下磕头,全靠军纪约束才保持肃立。 抄没蜀王府两百年积累的财富,让江瀚有足够的底气犒赏全军。 同时,他也宣布减免四川各地百姓一年钱粮,以此收拢民心。 是夜,蜀王府内大摆庆功宴,觥筹交错,欢声雷动。 宫灯次第燃起,将殿内照得亮如白昼,文官武将们开怀畅饮,庆祝着这来之不易的阶段性胜利。 殿内一群人像是商量好了一样,接二连三地上前,不停地朝着最上首的江瀚敬酒恭贺。 乐师敲着鼓点,大殿正中间的舞师执朱干玉戚,踏鼓而舞 一曲奏罢,赵胜悄悄从席间起身,凑到上首的江瀚身边,低声询问道: “大王,如今开府立制,大局初定。” “您的婚娶大事.是不是也该提上日程了?” “李家、王家皆有嫡女,贤良淑德,您看.是不是先见见?” “或者,臣下直接发一张文书,通告全川,为您遴选秀女?” 赵胜的声音虽低,但附近几桌喝得正欢的将领们,都不约而同地放缓了动作,屏息凝神,竖起耳朵,一脸关切地偷偷瞄向江瀚。 江瀚余光一扫,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 算起来,自己差不多也二十有九了,再拖可就真说不过去了。 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终身大事,更是关系着政权稳定。 于是江瀚笑了笑,对赵胜点了点头: “依我看,遴选秀女就不必了吧?搞得兴师动众的。” “先见见李家、王家的姑娘吧,一家挑一个便是。” 紧接着,江瀚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让周围人都能听到: “不光是本王,军中还有那么多弟兄打着光棍呢!” “如今战事稍歇,也该让他们成家立业,安心过日子了。” 他扭头看向赵胜,吩咐道: “你明天就发通告,在川中遴选适龄女子,要那些能持家过日子的,别选些什么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大小姐。” “回去告诉弟兄们,本王给他们发媳妇了!” “让他们各自把存下来的军饷都准备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