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 直白些,意为人本虚无中来,又要回到虚无中去。 在这个过程当中,头法天,脚象地,调合阴阳,颠倒五行。 置于心中,内视观想,以心为神,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 讲的是内视观想神灵造化之意。 放诸身中,聚天地精气,以身为神,同样是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 这便是真正的法天象地! 听刘若拙讲炉鼎之道,人身炉鼎,唯重火候与大药,都出自人身。 上药三品,精、气与神。 精、气、神,感天应地,和合化生,便为大药。 所谓的法天象地,即是头法天,脚象地。 也是精气神感应天地,和合化生而成。 他听刘若拙说,自己真人之身和天地同一,故能长生而不死。 这真人之身,放在佛门之中,叫法身! 是自性真如之身。 若化此法身化成大身,大身遍满虚空,与天地元气合同一体。 那自然就是想大就大,要多大有多大,大到与天地齐,与昆仑同! 但悟到是一回事,悟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只这一个神通,困扰他的还有不少问题。 法身化成大身,尤其是如《西游》一书中描述的:“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是昆仑顶上擎天之柱”! 所需元气大药,何止百千亿万? 只凭自己身中的精气神,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得到。 可若要外取,又怎么去取? 嗑药?还是吃人? 或许都是一种方法。 这么看来,《西游》中那些妖怪,个个体大如山岳,动不动一口吞吃一城、甚至一国,倒是有些道理了。 但这肯定不是“法天象地”的大道。 《西游》中有一段猴子自述: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三年无漏成仙体,不同俗辈受煎熬…… 这与他从《九鼎丹经》中所阅,《内观经》中所述,还有刘若拙所讲,都有暗合之处。 就是“外取不如内照”。 但是猴子偷丹、偷桃、偷酒,又是“外盗”。 属实矛盾。 这一日砍完柴,来到太清宫中听刘若拙讲道,他便将心中疑惑问出: “老师,我曾在一本书上看过:‘病’有三等,‘患’为时病,‘老’为年病,‘死’为身病,” “前者用草木之药医治,后二者用药有二等:内丹、外丹。” “内丹上中下三品,每品三等,上品精气神,为大药大丹。” “外丹也有上中下三品,每品三等,上品九转金丹、龙虎大丹、金液还丹。” “但书上所言:外丹非不可用,修道之人,晚年觉悟,根基不甚坚固,可假五金八石,积日累月,助接其真气,炼形住世。” 谢灵心微微一顿,疑道:“是否除根基不固、老死道未成外,这外丹都不该用?” “但听老师所说,太清一门,修的是金丹大道,却也极擅外丹之道,传闻太清天尊,还能炼九转金丹,能让人立地飞升,举霞成仙。” “到底,这外丹之药,该不该用?” 刘若拙看了他一眼,呵呵一笑,慢声道:“若勤心苦志,日夕修持,可以避病患,免是非,躲横祸。” “可此道毕竟艰难,一旦不行,则前功尽弃,” 他目中深邃:“如老道一般,虽苟活数万载,却无所成,所以这长生住世虽好,却是迁延岁月,事必难成。” “心有欲望,要一得永得,还婴返老,变化飞升,何其不易?” “不外乎攒簇五行,和合四象,龙吟虎啸,夫倡妇随,玉鼎汤煎,金炉火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