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且,迫在眉睫的危机还没有得到处理,大同是山西的门户,大同如若有失,蒙古骑兵长驱直入,山西镇乃至整个山西岌岌可危,国朝用了三十年构建的九边体系彻底完了。 “陛下。” “必须尽快调动援军前往大同。” 坐在轮椅上的邬思道提醒了句。 “呼!” 雍平帝这才将愤怒吞回肚子里,陷入了沉思中。 “陛下。” “戴大监来了。” 苏培盛匆匆入殿,轻声禀报道。 顿时,雍平帝眼神一凝,目光望向了大殿门口,一道身影映入眼帘,邬思道已经悄无声息的退回了角落处。 “老奴参见陛下!” 大明宫掌宫太监戴权快步入殿,恭敬的行了一礼。 “哼!” 雍平帝冷哼一声,讥讽道:“戴大监不在大明宫陪着父皇,怎么有空来朕这里了。” “陛下。” 戴权双手托着一封奏章,面色如常道:“太上皇有旨,北疆危急,贾家拳拳报国之心,皆在奏折之中,请陛下审阅之后,再行定夺。” “嗯?” 眉头微皱,雍平帝扬了扬手,苏培盛赶忙上前接过奏章。 随即,戴权没有多说什么,再度行了一礼,径直退出了养心殿。 ‘沙沙!’ 雍平帝拿起奏章,打开一看,眼中寒芒掠起,这份奏章的署名不是别人,正是贾家主事人贾敬。 等他看过之后,面色舒缓了许多,反而心中惊疑不已,将圣旨递回给了苏培盛,开口道:“朕这个皇帝在天下人眼中确实没什么分量,否则,贾家人就不会先把奏折递给大明宫。” “邬先生且看看,贾家要做些什么。” “是。” 邬思道打开了从苏培盛那里接过的奏章,细细查看起来,上面的内容只有一个,贾家愿自筹粮饷,招纳士卒前往大同驰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