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下次钓鱼,必须得拿上木鱼,一边钓鱼一边补充功德,这样就能实现平衡了……” 给自己找着借口,陈舟感觉鱼竿的顶端微微动了一下。 “奶奶滴,又是小鱼咬钩。 这回我偏不拽你上来,就把你挂在水里丢脸,也给其它小鱼看看乱咬钩是什么下场!” 反正已是最后一块饵,陈舟并不珍惜,抓住鱼竿动也不动。 这次他下了狠心,鱼不脱钩他不拉杆。 空军,也要空的敞亮,空的彻底。 不料在初次的晃动后,鱼钩向下的力越来越大,势头也越来越猛,甚至将铁树枝杈削成的鱼竿都拉得有些弯曲了。 “计划有变,上巨物了!” 紧紧攥住鱼竿末端,陈舟内心激动,脑海中一片混乱。 在钓鱼吧逛了那么久,对于一些常用的理论知识他还是颇有了解。 小鱼自然是直接往上提就行。 像这种大家伙可不能莽撞,必须要慢慢遛它,把它遛得没力气再拽上来,否则不是脱钩就是切线,还有概率出现“人打窝”。 通常情况下,钓鱼佬会使用“8字遛鱼法”,牵着鱼在水里画“8”字。 左一圈右一圈,一圈一圈又一圈,一直把鱼拉到脱力才好下手。 这些所谓的口诀窍门陈舟倒也知晓,但一落到实际操作上,就不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讲的那么简单了。 也不知道遛鱼是人动还是杆动,亦或是人和杆一起动。 绕着小湖边缘,拉着水中那条藏头藏尾的家伙,他一会儿往北跑一会儿往南跑,根本画不出“8”,只能画直线。 好在这里的鱼生性淳朴,还没积累上当经验,总是主动跟陈舟对着干,变相帮助他消耗了体力,完成了遛鱼。 跑着跑着,陈舟发现那条鱼距离岸边越来越近了。 昏暗的光线下,隐约能隔着水面看清它的模样。 它通体黄褐色,生有深棕色的斑点,背鳍高,嘴巴大,足有六七十厘米,而且身材肥硕,料想至少有十斤。 “可算给我逮住大家伙了!” 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陈舟喜出望外。 一次次的失败与失望就像缓慢的前戏,一分一秒地将钓鱼推到了最高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