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陈舟心里,它就是最出色的猎物! 抓住兔子耳朵,拎离木箱。 未过几时,陈舟便拎着一张血淋淋的兔子皮走出了窑洞,然后将其捆在木棍上插在稻草人旁。 风一吹过,兔子皮微微摇摆,伴着一旁面目狰狞的稻草人,倒也算般配。 尝到甜头后,陈舟连早饭都没顾上吃,直接架起铁壶烧盐水煮绳,又在林地边缘下了十几个套子。 11日下午设置的陷阱到目前为止只收获了一只兔子,需要测试的野果却多得很。 为了丰富自己的食谱,陈舟只能增加“招聘书”数量,再“雇佣”一些试毒员。 回到窑洞,吃过饭,如往常一样,先在田地中转悠一圈,吓唬吓唬在周围徘徊的鸟,陈舟继续挑土。 …… 时间转眼来到1月21日。 在这一周里,陈舟又捕获了三只兔子。 很不幸的是,这些兔子都是半夜上套的。 由于它们的奋力挣扎,导致陈舟失去了亲手了结它们性命的机会,只能把它们肢解,煮熟后自己食用一部分,另一部分喂猫狗。 同时田头的“兔子皮旗帜”又多了三面,兔皮有棕褐色的,有黄色的还有灰色的,也算是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 猎杀三瓣嘴之路任重道远。 林地中野兔不计其数,陈舟目前的捕杀力度根本无法对整个兔子种群构成威胁,他只能尽力保护自己的庄稼不受侵害。 1月17日那天,他看到稻谷的垄上露出了几点绿意。 随后的观察确定了那不是杂草,而是稻苗,使他兴奋了一整天。 认真统计了一下种子的发芽率。 可能是因为精心挑选,陈舟发现他播下种子的发芽率达到了35%左右。 如果土层中还有生长速度较慢的种子,发芽率可能会更高。 船上环境十分恶劣,潮湿且肮脏。 17世纪的稻谷品种又不像现代种子那样精心选育,经过消毒抗病处理,能有这么高的发芽率着实超出陈舟预料。 播下的稻谷种子有三百多粒,目前长出了128株稻苗。 一切顺利的话,少则三个月,多则五个月,它们就会成长为一片稻田,为下一季的粮食提供更加饱满,健康优良的种子。 除稻谷外,大麦和小麦也陆陆续续钻出了土层。 它们的生长速度比稻谷慢不少,直到1月19日才冒头。 两种麦子的发芽率比稻谷稍高,大麦达到了41%左右,小麦在39%左右。 但因为麦子种子的数量远低于稻谷,大小麦的发芽率虽然比稻谷高,植株总数却远不如稻谷,只有八十多棵。 挑选麦子种子时,陈舟特意将两种麦子分在不同的垄上种。 发芽后,他对两种麦子的态度也有偏差。 小麦因为可以磨成面粉,格外受重视。 陈舟睡觉的时候都恨不得把眼睛抠下来挂在小麦地上头,监视着有没有动物祸害他的心肝宝贝。 大麦则成了那个缺爱的孩子。 究其原因,还在于陈舟的母亲。 自从步入中年以后,陈舟的母亲经常观看养生方面的电视节目或刷养生短视频,听说大麦富含维生素,能够降血糖减肥,她便去超市买大麦粒,和大米饭掺和在一起吃。 陈舟很不喜欢大麦粒那种粗糙的口感,在家里又无法推脱母亲大人的好意。 被迫吃了不知道多少次大麦饭,因此对大麦产生了偏见。 为了扭转母亲的观点,陈舟还特意查询过大麦的用途。 发现这种难吃的东西除了酿酒和制造少数食物,主要用途竟然是动物饲料后,他更加难以下咽。 但对母亲的科普根本发挥不了多少效果。 中年人对于养生的狂热是无法撼动的,尤其是这种挂着无副作用名号的天然粮食。 如今身在孤岛,没有酿酒的条件,放羊也是散养,完全不需要大麦做饲料。 他也就对大麦表现得没那么重视。 不过大麦毕竟种在小麦旁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就算陈舟再不重视,除草浇水都少不了它。 真算下来,其实两种麦子的实际待遇相差无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