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章 规矩-《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第(2/3)页

    苏皓昂首挺胸,始终面带微笑,仿佛大明星在检阅粉丝。

    在李佑的心目中,苏公子此刻形象大变,完美化身为……地主家的傻儿子。

    仔细观察这些老百姓,李佑发现他们的精神面貌都不错,显然小日子暂时还过得下去。

    出了小镇,便是田地阡陌。

    许多农民正在田间劳作,秋粮的禾苗郁郁葱葱,看来今年又会迎来大丰收。

    若是只看表面,似乎此地已经全民迈入小康社会!

    行走片刻,一群人急匆匆赶来。

    两个舆夫奔至苏皓面前,放下滑竿恭敬道:“大少爷请上轿。”

    苏皓也不多言,习以为常地坐上去。

    “起轿,撑伞!”又有一个中年家奴大喊,却是伴随苏皓长大的书童,如今已在苏家担任中层管事。舆夫抬着滑竿前进,有健仆撑起遮阳伞,避免苏大少爷被晒着了。

    滑竿前方有家奴开道,防止意外跑出人畜,一不小心冲撞到大少爷。

    滑竿之后跟着三个童子,都是苏皓的仆僮。

    周武背着的书箱,李佑手里的行囊,也都被其他家奴接过去。

    书童出身的管事,护着滑竿一路呐喊:“大少爷回家了,大少爷回家了!”

    我尼玛!

    李佑看得目瞪口呆,一个举人回家而已,阵仗搞得如同封疆大吏出巡。

    最扯淡的是,那三个紧随滑竿的童子,区区仆僮罢了,身上竟然全都穿着丝绸。

    天下士绅,果然该死!有农夫挑着粪桶过来,远远就选择避开,而且躲到数十步外,生怕粪水把苏家大少爷给臭到。

    现在知道颍上苏氏,为何连续两代不出进士,这一代甚至只有个独苗举人了吧?

    家风坏了!

    苏味道、苏颋在世之时,苏氏不得分家析产,兄弟姊妹必须团结友爱。苏氏子孙不得沉溺享乐,即便拥有举人功名,也严格规定奴仆数额,平时出门顶多能带一两个。

    可现在,不准分家的族规,早就被破坏得彻底,已然分出无数小支。

    各宗支之间,非但没有齐心协力,反而互相竞争吞并,甚至还暗中勾结外人。

    派往山东、江苏的经商族人,直接在外省自立门户,偌大的家族势力被肢解成无数份。

    人心散了,聚不起来。

    苏氏子孙也渐渐无心科举,平时纵情享受,考上秀才便能买个杂流小官。若是考秀才都够呛,能作弊就作弊,无法作弊就终身啃老。

    又过片刻,依山而置的建筑群,出现在李佑视线中,至少占地两三百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