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OIFU无限,打开无限可能!-《弱小友善的我》


    第(2/3)页

    他继续看下去,下面是对这两个功能的详细说明:

    “2、OIFU-IEF面向开发者,开放了OIFU的插件和扩展功能,该功能还在持续完善中,详情请查看开发文档;作为示例,本次更新还发布了两个插件,分别为:‘触点互联网点’、‘萝卜随行(ROBO-FU Companion)’。此后版本大部分功能更新,将会以插件的形式进行,可以按需加载。”

    看到这里,他就没有继续向下看了,他直接点开了开发文档。

    看到里面的实体契约、信道协议、事件驱动插件模型、沙箱和权限管理等等一大堆东西……

    然后……就有点傻了。

    不是,这是开玩笑吧?

    你为了一个小破程序,写了一个这么完善的开发文档?

    而且你提到的这些东西,你确定真的会在这种小破程序里面使用?

    钱浩然是技术二队二组的组长,他们这个组,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是为其他队提供技术支持的,譬如开发一些“专用工具”、“研究工具”、“验证工具”等等,属于完全的面向对象开发,天天都要当其他几个队的乙方。

    不论是行动队还是科研队,他们提出的需求,各种五花八门,都要他们技术队来实现。

    烦也烦死。

    而且,很多需求各种奇葩,每次都要为他们的奇葩需求重复造很多轮子,其实钱浩然自己也一直想要弄个自己的扩展框架,但是这并不容易,而且工程量浩大。

    现在,看唐一平竟然给个这种小破程序,都搞个扩展框架,他没啥事,但是他有个朋友有点破防。

    不信,你肯定是只有文档写得漂亮吧。

    这么想着,他已经懒得再看下面是什么内容了,直接fork了一份,拉取到了本地,就打开了项目。

    让我看看你的牛皮到底有多响,你写的那些,就算是能实现十分之一,都算是你牛叉……

    然后……

    看着里面的井井有条的模块化目录结构和清晰易用的开发者SDK,他发现,自己fork这个项目,绝对是一个错误。

    不但没能证明自己的想法,反而被打脸了,打得啪啪响。

    你的耳光,震耳欲聋。

    好强,真的好强。

    唐同学怎么能那么强的?

    其实,单纯看代码,唐一平的这些代码,并不是多么惊艳,顶多只是工整。

    每一行代码,钱浩然都能写出来。

    甚至闭着眼都能写出来,可以从早写到晚。

    但是……

    这框架,真牛逼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