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这是码农减速带,不……是软件工程师的in趴啊!-《弱小友善的我》


    第(1/3)页

    “是啊……这……什么神人才能给他提交代码啊!”刘家栋说。

    “能……但是好难啊,我这次真的不敢了。”

    也不怪两个人如此震惊。

    因为唐一平写项目的进步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但这种“进步”,又不是那种“脱胎换骨”的变化,而是一种……“极致”。

    从唐一平发布自己第一个开源项目OIFU开始,大家就都在讨论唐一平的代码平庸的问题。

    之后,唐一平发布了OIFU的各种版本,发布了Robo-FU,他的身上的标签从来都没有变。

    “平庸”且“量大”。

    或者说,“平凡”,但是“勤快”。

    唐一平写的代码,都是最基本的实现,最普通的实现,是网络上查一查教程,或者认真学习一段时间,任何一个人都能写出来的那种实现。

    不是那种一行能够胜过一百万行的天才之作,如【0xT1P】大佬那种,让人完全看不懂的代码。甚至也不是什么天才的,开创性的,或者有创新性的代码。

    而是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基本的知识就能看懂,任何一个人有基本的知识就能写出来的那种。

    至少,咋一看,看起来是如此。

    唐一平这种,就应该叫做“码农”“代码工匠”,甚至“代码泥瓦匠”,他的代码,完全称不上艺术或者美感。

    他的每一行代码,都像是一块砖,是从模子里印出来的。

    然后一层层的向上摞。

    但是唐一平最可怕的一点就是……他不会错。

    真的不会错。

    但凡他写出来的东西,不是最优解,不是唯一解,但一定是正确解。

    最简单的正确解。

    可怕的是,每一个都是。

    就像是一个写代码的新手,得到了一个“随便一写就一定是正确的代码”的外挂。

    非常不科学。

    一件最普通的事情做到极致是什么?

    那可能真的是道了。

    正如庖丁解牛、郢人斫垩,又或者无他唯手熟尔的卖油翁。

    而现在,再看到唐一平的OIFU的2.0版本时,他们两个人甚至一时之间无法形容,唐一平这到底“化繁为简”还是“化简为繁”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