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啊,万户火箭是可复用的,如果真像大洋对岸马一龙的猎鹰九号火箭一样成功了,那他们这些打螺丝的航天技工是不是就失业了? 毕竟猎鹰九号成功之后那边的很多发射订单就给了它,随着它发射的速度越来越快,几年后它自己一年就能发射上百发,几乎能吃下老美所有的发射订单。 甚至还要吃掉其他国家的大量发射订单。 万户火箭是没有猎鹰九号那么牛逼,但全抛14吨和回收10.6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几乎可以把国内大部分的火箭运力都包含了! 自然,肯定是比不过长征五号,但长征五号的任务次数少的很,未来每年能发射个两三次就很不错了。 而像长征二号系列、长征三号系列和长征四号系列,它们才是国内的发射主力。 今年的40次发射目标里就有30多发是它们。 “鬼鬼,我算了算,不说万户火箭全抛14吨的运载能力,就是回收状态的10吨就把二、三、四系列火箭的运力包括了,并且二、三、四系列又都是‘毒火箭’,国家早就想淘汰了,现在正好无毒无污染且还便宜的万户火箭出现……” “不对,万户火箭比长三乙的高轨运力还差点,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毒发大火箭’,长三乙还是比较有牌面的。” “其实也行,只要往万户火箭的整流罩里塞一个最便宜的远征一号上面级‘太空摆渡车’,那万户火箭回收状态高轨运力就能覆盖掉长三乙火箭高轨运力,并且成本比长三乙低得多。” “也就是说年底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甚至可以用万户火箭来打,还是回收模式?” “应该不行,嫦娥四号任务可是重大任务,应该不会给新火箭打,并且万户火箭也还没有匹配远征一号上面级,咱们随口一说的事火箭要论证和测试很长时间的。” “嗯,比较容易办成的大概就是万户火箭用回收过好几次的旧火箭以全抛模式来低价打长征七号的任务,比如空间站任务的天舟货运飞船。” “嘶——也就是说除了拥有快速发射能力的固体火箭,液体火箭除了大运力的长征五号,其他现役的液体火箭型号,甚至是在研的长征八号都要给万户火箭干掉了?” “这也太可怕了,国家会允许吗?” “不知道……” 涉及到国家战略的事他们还真不好说,但万户火箭的出现对国内,甚至是世界航天体系造成重大影响是肯定的。 按照某种定义来说,万户火箭确实是猎鹰九号回收体系的追随者,但同样也是挑战者。 路云自己的想法就不说了,毕竟他有挂。 就说蓝星航天的大部分员工,他们就是以挑战者自居的。 “怎么,回收火箭外国人能搞,难道我们就不能搞?” 想当年,国内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钱院长就说过类似的话。 今天他们也能说! 路云的“技术整合理论”结合国内的全工业产业链,万户火箭的性价比不仅碾压一次性火箭,对比猎鹰九号火箭的价格也要便宜很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