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登月火箭数据模型,嫦娥四号发射-《这个明星要登月》


    第(2/3)页

    目前看来光杆型的技术难度不大,使用了大量长征五号的成熟技术,需要升级改进的技术也不多,并且大多数升级技术蓝星航天公司都有,少部分需要相关航天研究院自己解决。

    按照进度计算的话,大概两三年内就能出来。

    也就是说长征五号的两型火箭得赶紧用,基本上发射完天宫空间站的三个舱段、火星探测器和几个实践卫星就该退役了。

    虽然看起来有些浪费,研究出来就没执行多少任务,但也算给光杆型积累了不少技术和经验,很多零件和生产线可以直接用在光杆型上。

    而且时代滚滚向前,科技也在快速发展,该退了就要果断退,要不然更浪费。

    “……货运版‘DY’重型火箭的高度是90米,载人版式92米,CBC构型。”

    “它的起飞质量有2300吨,起飞推力3150吨,三个一级火箭助推和一个二级火箭的问题跟光杆型一样,不过为了达到回收状态下25吨的月球轨道运力……”

    赵远说着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路云才接着说道:“它加了一节氢氧三级火箭,但我们算过了,仅使用三台长征五号二级火箭上的YF-75D是不行的,需要对YF-75D进行升级。”

    “需要增加推力室室压,使用更大的喷管,要把真空推力增加到9.4吨以上,真空比冲达到451秒以上。”

    “那样的话,我们计算货运版‘DY’重型火箭的近地轨道理论运力可以达到98吨,回收版运力也可以达到80吨!”

    “当然,这个不重要,就跟重型猎鹰一样,它们都不打近地轨道的货物。”

    “重要的是,这样一来‘DY’重型火箭的月球轨道全运力能达到32吨,回收模式下也能达到25.6吨,符合路总你说的25吨需求!”

    介绍完这些,赵远和其他工作人员都目光灼灼的看着路云,都期待路云下一刻爆出“DY”火箭的真名,然后振臂一呼他们就把火箭造出来!

    可惜,路云才不傻。

    这个型号还没解密呢!

    更何况这还只是数据模型,路云需要汇报给上边,告诉他们说这型火箭基本可行。

    上边审核通过之后他才可以带着队伍在各个研究院里转悠,找他们要最详细的技术数据,然后使用“技术整合理论”把登月火箭的详细技术模型做出来。

    这毕竟是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的火箭,是国家重大任务,可不是蓝星航天自己造火箭,很多东西都要走国家流程,不能像之前那样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们聊完“DY”火箭之后已经深夜了,正好一块看央视搞的嫦娥四号发射直播。

    路云记得上一世的嫦娥四号发射是没有直播的,只是在发射成功之后播发了新闻。

    因为上一世长征五号发射失利,央视全给直播了出去,当时还把那次发射当成了一次非常好的科普任务来做,多路记者、多个角度大张旗鼓的报道整个项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