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合理,马老板虽然不是路云那样的“科研快枪手”,但是他的研发速度对比传统航天国家队还是比较快的。】 【研发八年的话,差不多,虽然猎鹰九号当初也研发了八年,但当时的马老板没有完整的团队,也没有充足的资金,现在他两样都不缺,研发更大的超级火箭也用八年确实差不多。】 【我觉得你们可能搞错了什么,或者说被路云的连续首飞成功影响了,马一龙只是说明年首飞,他可没说首飞一定成功。】 【厚礼蟹,我还真混乱了,确实是这样的,马老板所说的明年首飞很可能会像高级原型机一样四飞四炸,然后第五次成功。】 【伙计,千万别这么说,完整版的超级猎鹰火箭可不是原型机,那东西非常贵,炸了之后别说马老板了,我都会心疼。】 【确实,虽然我也不觉得马老板的超级猎鹰火箭首飞就能成功,但炸两次怎么也该成功了,用不着炸四次。】 【不一定,马一龙一直以来都是走的“快速迭代”路线,用爆炸来获取数据,他肯定不会像传统航天国家队那样“缓慢而稳重”的研发火箭,可能真的要炸掉好几枚火箭之后才会成功。】 【看来大家达成了共识,可惜路云在忙重型长十火箭的研发,而他设计的10.6米直径“星舰”火箭估计只是在做各个子系统的研发,短时间内应该不会看到“星舰”立在发射台上了。】 【老中的科学家就喜欢这样,前期偷偷研发不对外公布,公布之后要么快成功,要么已经成功,重型长十火箭就是这样。】 【那估计“星舰”火箭也是这样……】 确实是这样。 路云把“星舰”需要的各种技术已经分到公司各组和国内各个研究研所了。 跟万户火箭和长征十号火箭一样,路云研发航天飞行器的时候其实都是“举全国之力”,研发成功之后也是国家队和蓝星航天公司都可以使用。 所谓的归属于蓝星航天公司还是国家队,就看研发某种航天器的时候哪边的占比更大了。 目前的航天任务还不太需要“星舰”火箭的参与,毕竟“星斗”星座的子星和主星用不同整流罩大小的基础型长征十号就可以解决。 早期的载人登月任务使用重型长征十号就可以。 而直径10.6米的“星舰”是标准的未来火箭,所以未来组建“太空城市”、“月球基地”和“火星飞船”的时候才需要。 并且它的各个子系统已经在研究中了,按照路云的计算,等到真需要的时候他也可以在两年之内把各项技术统合起来造出“星舰”火箭。 现在路云的工作中心在登月火箭重型长十上,顺便等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