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老中:“老美,你在胡乱燃个什么?”(二合一)-《这个明星要登月》


    第(2/3)页

    后来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载火箭也逐渐具备较大推力的动力源,科学家开始采用让航天员与飞船返回舱一起逃逸的新方式,也就是整体逃逸。

    整体逃逸的难点是需要保证返回舱快速离开故障火箭,需要具备姿态稳定的能力,保证返回舱在逃逸过程中不发生姿态发散,在多数情况下还要保证返回舱与发射逃逸系统安全分离。

    所以它发展出了逃逸塔模式、飞船安装逃逸发动机模式等好几代。

    逃逸塔是安装在飞船返回舱或整流罩顶部的小型逃逸火箭装置,一般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在实施逃逸时将飞船返回舱从故障火箭附近拉开。

    逃逸塔一般具有超过一吨的质量,只适合在10千米以下的低空使用,如果不及时分离,会影响火箭运力。

    为了解决逃逸塔的局限,科学家又在飞船的返回舱和服务舱上,安装专门的逃逸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必要时也可做变轨推进器。

    飞船使用逃逸发动机实施逃逸,使用飞船的姿态控制分系统完成逃逸时的姿态控制。

    这种整体逃逸系统一般能完成从低空到高空全过程的逃逸,直到飞船过了实施逃逸的时间段进入使用应急救生程序的时间段。

    而在飞船上安装逃逸发动机的模式就是载人龙的模式,它没有像避雷针一样的逃逸塔,所以整体逃逸模式更灵活一些。

    不过问题就是飞船设计制造的时候难度更大,并且不能抛掉的逃逸系统会占用一些宝贵的运载能力。

    逃逸塔的问题是多了几个分离步骤,万一要是也出了毛病,那就危险了。

    好在载人飞船出问题的情况本来就少,从几十年前到现在也只有个位数,并且基本上都逃逸成功了,没成功的也不是逃逸塔的问题。

    现在,人类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其实不用装逃逸装置也行,但为了预防万一,航天官方的载人航天器还是会装。

    并且载人登月的技术相对来说没那么成熟,所以装上逃生装置也是正常的。

    而路云的木鸢级太空穿梭机就没装,因为人类进入近地轨道的技术确实成熟了,安全性相当相当高。

    曾经的航天飞机也是强调安全性,所以不装逃逸设备,只可惜几十年前的航天技术没有老美强调的那么安全。

    至于老熊的航天飞机……它还没载人,老熊就挂了。

    然后就再也没有起飞过。

    最后只能跟着机库一块被积雪压塌,被砸报废。

    现在新的时代来临了,老美又开始搞登月竞赛,只不过这次换人了。

    换了一个极其靠谱的!

    【靠谱!太靠谱了!这一步一个脚印的计划看着就舒心!】

    【咱们不会真的可以在二四年跟老美在月球上中门对狙吧?】

    【哈哈,要是真这样的话,我突然想到了美剧《太空部队》里双方在月球上互相拆家的剧情。】

    【哎,是不是那个开头咱们的空间站用机械臂剪刀把对方卫星的太阳能板剪了,然后对方让太空猩猩去修,结果太空猩猩投中的电视剧?】

    【对对对对,就是那个,乐死我了。】

    【真不容易啊,咱们追了这么多年终于算是追上了。】

    【其实咱们追是一方面,老美那边一直延迟也是一个方面,因为他们最早是想在二零年重返月球的,也就是去年。】

    【啊,去年?】

    【对,零四年的时候提出过要在二零年重返月球,结果他们自己党争把计划否了,换人之后又重新上马,后来老川上来之后又重新搞,才确定二四年重返月球的。】

    【那这还真是谢谢老美了,竟然还主动配合,哈哈!】

    【老美:我也不想配合啊,主要是我的实力只能这样……】

    这个倒确实。

    没人比路云更清楚这个情况,毕竟他比其他人多知道往后五年的事。

    虽然是上一世的往后五年。

    上一世老美的重返月球计划最终被定在二四年完全是老川想把这个大功劳落在自己任期内,实际NASA那边给的时间是二八年之前。

    因为专业人员知道二四年不可能实现重返月球的计划,因为火箭、飞船和登月舱都没准备好。

    果然,到了二四年别说载人登月了,就是SLS第二次飞行要执行的载人绕月任务都没完成。

    眼瞅着就朝NASA最初定的二八年目标去了。

    不过也正好,老川没有连任,而是隔了一届,二八年又在他的任内了。

    就是老中早早就定好了三零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本来是跟老美的重返月球时间没啥冲突的。
    第(2/3)页